The Pillow Book
http://www.lang55.cn/register.php?fromuid=4712134

看他的第二部做品。第一部是情欲色香味。他的風格是我的菜,這本枕邊書比第一部更抽象,有很多符號性的東西還沒有多懂。
電影內在的東西。透露出這種撕裂般的矛盾性的糾葛。這種人的自主性與上帝的造我,書籍本體的美好和成就這種本體的多面的丑陋,這是靈與肉的撕裂,人活在這種輪回般的宿命當中,春夏秋冬,晝夜分明,而我們何去何從。
電影的內在細節,有好多東西是不明了的。十三章枕邊書的含義,為何最后一章寫完后出版商自殺了。為何在開頭之時,總有一個仆人出現。
電影的外在形式,尤其是在剪輯技巧上能吸納的東西挺多的。在如此豐富,復雜的視聽素材上怎樣做到連貫和不突兀,怎樣用剪輯來講述故事,怎樣做到剪輯和風格的統一,怎樣讓剪輯做到與主題相符。

上帝最初用粘土造人的時候,他繪上眼睛、口唇還有性征,然后把每個人的名字寫到他們臉上,以免他們忘記。上帝親吻他們的額頭,如果滿意自己的作品就在泥人后背簽上自己的名字,泥人便有了生命。
和子小時候每次生日,父親就會用毛筆蘸上紅顏料在她臉上寫字,這給和子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她從此認定寫在身體上的書法才是唯一的書法,也是她得到快感的唯一方式。
她找的每一個情人都要懂得這門書寫的藝術,但是書法寫得好的人往往年紀與她相差過大,沒能力領略她的優點,存在著致命的代溝;年輕的,又太容易分心

喜歡的是片子的場景、顏色、音樂組合的情調。日本身著傳統和服的清少納言,背景音樂似的《枕草子》片斷,典雅的日本古典宮廷,漫天櫻花中一身縞素的情郎悠然而至。現代都市中布置古樸的居室,中國書法的清朗舒展,浮游在墻壁上的點點光暈。
跳躍在傳統與現代、光影與線條,導演的唯美情結倒是展示得淋漓盡致。只是總是無法接受這個片,在人體上書寫,無論皮膚多么細膩,墨汁如何純粹,總是覺得有些惡心。當然《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納言對于紙張、墨汁、毛筆有種難以割舍的情懷,《枕邊禁書》中諾子對于被書寫與書寫的癖好也就合情合理。只是,小小的諾子被父親涂寫得滿臉的墨跡,她有什么快樂的?長大后的她,為什么如此執著的尋找愿意在她身上書寫的書法家,又為什么在一次次的被寫與寫中獲得獲得快感?十三卷的人體之書,我看得實在觸目驚心。

相信Peter Greenaway是帶著對東方神秘主義的臆想去拍這部影片的。其中的情愛描寫,無論是性還是感情變動都描寫的相當之蒼白。簡單的說,是一個生活在童年記憶(陰影)中的女性偏執狂的成長旅程。之所以找鄔君梅來演,是因為她神色中的孩子氣和令人討厭的妖冶氣,以此演繹“諾子”這樣一個自我束縛又拼命抗爭命運的角色再合適不過了。
愛在這部電影中是相當荒唐的存在,缺乏美感以及邏輯。Peter是藝術家,但顯然藝術的不夠霸道,想要尋求極限表達但同時流于表面,浮夸造作之感在片中比比皆是,可以說Peter只是在傳達感覺,而未曾更好的予以刻畫。這也是為什么影片雖比一般電影略長一些,卻仍然顯得前后不搭調的緣故。影片前半部分相當東方式的含蓄,節制而莊重,后半部分卻有著奇怪的荒誕感。Peter在剪輯的時候過于重視細節,太在乎意象的作用,導致很多段落過于拖沓。不能說是剪輯上的不夠成熟,但是明顯有著畏首畏尾的情緒。
影片的隱軸是復仇。諾子要為父親復仇,也要為Jerome(Ewan McGregor)復仇。但是關于這一點上的處理與其說是簡潔不如說是蒼白
“枕邊書”出品精良的情色片 《枕邊禁書》與《枕草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