ひ と .ひ と .ひ と .
男主看著人行道上的人,連著喊了三聲“人”。
生活是由各種各樣的人們組成的。
周圍的事,主體也都是人。
日本電影,總是很細膩的描寫人,解讀人性。
《周圍的事》,又名《幸福的彼端》,也是如此。
怎樣才能通往幸福的彼端呢?
要從周圍的事說起。
男主的父親死于自殺。
男主是個不把情緒放在臉上,什么事也不和旁人說的人。
即使在自己的孩子死后,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
女主還是從男主畫的嬰兒畫像,小孩蜷縮的小手,感受到的男主當爸爸的開心,感受到男主失去孩子的痛苦、傷心。
女主的父親當年出軌拋下他們,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過。
所以女主從來都缺少安全感,在意別人的意見,害怕自己不完美,害怕丈夫也會有一天離自己而去。
所以女主從結婚初始,就定出各項規則,控制男主。
所以女主在失去孩子,她和男主的唯一紐帶之后,更加狂恐不安。每天都會覺得他要離開。
那么,到底怎樣才能通往幸福的彼端呢?
男主沒有放棄女主,也沒有離開她。
在她歇斯底里抱怨從來不夠了解他的時候,他第一次打開內心的門。
他說——

這部電影真不可思議,橋口亮輔讓人眼睛大亮。其段位之高,在枝裕和之上(2008年的最佳日本電影是這部)。恕我日影觀片量有限,只能在幾個導演間比較。但像橋口亮輔這般不弄聲色地“剖解”婚姻的導演,實在難得一見。說“剖解”實在過于重了,點綴于《周圍的事》中的幽默感是如此獨特,溫暖又富于安全感,讓人沉浸其中(出了法庭,丈夫來了一句“今天天氣真好啊”;石膏人像的并列鏡頭瞬間剪至妻子的臉)。起片妻子與女友修腳時談及房事,丈夫在鞋鋪工作同時搭訕女人,鏡頭在兩者間交換,實在有趣。待丈夫回家,妻子以現學伎倆驗明丈夫“真身”,讓人會心一笑。及至兩人商談房事諸事宜,一者以任務對之,一者要其情調,長長的一個固定鏡頭實見功力。這般不動聲色,意蘊盎然地開片,想不及揭開的是一個普通家庭成員的困境。妻子一小編輯,孕事臨身,瑣事不斷;丈夫撫養家庭,干起法庭畫室營生。人于困境中的掙扎姿態,令人想及《一一》。然楊德昌想說的太多,鋪設的深意太濃。不及橋口亮輔這般不動聲色,又讓人滿心溫暖。《周圍的事》實則走了一個方面

沒想到豆瓣的第一次影評給的是這個電影,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只有一些小細節,但是希望以后能夠有機會整理。
1. 沉悶的開頭,交代了平靜下的暗涌。
2. 做愛前的爭執,交代了她和他的個性:她愛計劃,喜歡按計劃行事,喜歡完美;他看似散漫,但是個性里透著一點點偏執,一點點冒險的欲望。
3. 吃飯時的嘲弄,他用紙飛機和吸管逗開始大哭的侄子,她在旁邊看,笑容溫暖、有著明了的通透。晚飯后散步回家,她跟他說對不起,手扶著、撫著他肩膀,很信任。
4. 性格迥異、有著背后故事的畫家們的初識和相處。
5. 女孩子流產,搬家,她光腳站在陽臺了欄桿上,剛接了電話想抱怨這方面的哥哥看到了,忍著了想說的話,走開。
6. 被吐了一口濃痰的味增湯,幾次要拿起又放下,走后伴著菜爽快的喝下去的哥哥。額。。。。。
7. 搬家時看到他畫的那幅畫,小小的孩子,頭、手、腳。摸著那幾欲張開的小手,她哭了,抱怨他有心事也不跟他說。
8. 蜘蛛,象征了靈魂的蜘蛛,在最后一次的爆發中前,被他用金閣寺的版畫拍死了,他說:我們給蜘蛛做個墳。
9. 那本關于愛孩子的書

生活本來就是平凡無奇的,即便是大人物,也是在平凡的日常中度過大半生。影片表現的正是一對夫婦之間的平凡生活,起初戀愛時光,不跌踏不起伏,卻是很幸福,想著即將出生的孩子,兩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然而小孩的意外流產,讓原本和諧的兩人之間多出了一道看不清的鴻溝,生活開始變得陰郁,變得茫然。。直到最后解開了這一郁結,兩人之間的生活一下子變得充滿了朝氣,再次有了歡聲笑語。
生活就是這開水味的平淡,卻是有著意外的甘甜,所謂的幸福也就是在指間纏繞的兩人相對而笑時的那份自然

“周圍的事”2008年度佳片,其實,只要手牽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