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么形狀。有人以前對我說,如果孩子們不好好教育,他們是可怕的惡魔,會比大人更具有破壞性。
看了安德的游戲,非常感動。并不是因為畫面之類的,而是一個少年身上在成長過程里所培養和具有的珍貴品質,比起他的天才智慧更為動人。人類多么愚蠢,用欺騙讓一個少年打一場真實戰役;人類多么殘暴,害怕其他種族強大,于是選擇先滅了對方;人類總是自以為是,多可惜。
蟲族女王輕輕撫過少年淚流滿面的臉龐,也撫慰了他的心靈,是的,寬恕和共存。沒有看過原著,可是也很喜歡電影表達的感覺。當你足夠了解你的敵人時候,你就會愛上他。生活里,很多領導需要的,只是聽話的手下,如果你成長得太快,甚至有超越他的趨勢,那么將得到的是無情打壓,而非共生,哪怕你一心追隨,真心感激,并且忠誠。
這世界并不缺乏所謂聰明的人,缺的是有同理心的人,能真正的洞察他人情感和需求,并且理解。哪有什么感同身受,但這類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在人群里,是光芒的存在。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缺陷,不同的是一部分人永不改變

【一.為什么只有安德能領導摧毀蟲族的決戰】
書里有這樣一段對話,發生在安德知道最后決戰的真相后,大意如下:
格拉夫:“沒錯,我們欺騙了你,這是整個計劃的關鍵。我們必須擁有這樣一個指揮官,他同情蟲族,才可能像蟲族一樣思考,才可能理解并預料其行動。而必須充滿激情,才能服眾,與下屬結合成完美的機器,但具有這種同情心的人不可能成為我們要的殺手,無法不計一切代價取得勝利。如果你知道真相,你將不可能成功。而如果你是知道真相而又愿意采取行動的人,又不可能對蟲族了解如此之深。”
馬澤.雷漢:“必須有一個孩子來完成,你的反應快,而我們太小心翼翼了。每個知道戰爭危害的正直的人都不可能全身心投入那樣的戰斗,但你不知道,你年輕,聰明,可以為游戲勝利不計后果。這是你出生的目的。”
...............
這段對話是作者對這個故事的合理性做出的最有力的補足。在這場由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發生的戰爭中,最有效最合理的解決方法未必是最符合情理的。安德處在極為特殊的位置,并非如電影里簡單的表現的那樣僅僅是安德戰術層面超人
恢宏的場面,張弛有度的情節,反戰主題,不錯的科幻電影。整部片子簡直可以看成安德個人的奮斗史,也表明了美國人的主流性格:不能太善良,也不能太暴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我是擁有打敗你的能力的。
片子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安德的智慧敏捷以及他面對困境時勇于冒險的勇氣。小演員選的很好,看著就有股狠勁的那種。
而安德個人的思想變化也比較有意思,在弱小的時候他會用語言和肢體偽裝然后奮起反抗,而在強大的時候,他并未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濫用暴力。
從小在暴力哥和善良姐的環境下成長,而前提是他有個聰明的家族基因,這就夠了。設定很巧妙。而暴力和善良是他心中的兩面鏡子,他很難控制自己。
暴力哥使他從小吃了不少苦頭,卻又因此有了以弱勝強劍走偏鋒的本事,而暴力在他身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當他與人搏斗時,有時候會哥哥上身。在和另一個艦隊的隊長打斗時,他淡定迎戰,在最后一場戰役時,他讓整個蟲族毀滅。
但是他始終是在善良姐那邊的。這位智慧而善良的姐姐在他困惑時總是會給予恰當的幫助。在被退學之后,在小個子隊長被踢死時

影片中那一圈一圈暈開而去的光暈,不,應該是氣暈,讓我一直緊張著的心放松下來,可也有莫名的情緒蔓延開來的。
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部影片的男主角確實酷炫的可以,一個動作,整個艦隊便出現在眼前,是何等大氣、磅礴。這個無關乎電影的制作如何,那一甩手的氣勢是可以突破熒幕的限制,讓你感受到的。男主角的那扯起嘴角的微笑,也讓你覺得這看似關系整個人類生死存亡的戰斗也真的如游戲般,輕松,更何況面對這一切的他還只是個少年。所以又有那么些戲謔的味道。
拯救的話題,如果和科幻片扯上關系,那么必定是和滅亡、毀滅有關。為爭奪水資源而戰的老套橋段,也被加入到影片中。只是用游戲的角度切入影片,卻是新穎、獨特的。電腦游戲與青少年實在息息相關,每個熱衷于游戲的孩子,應該都有一個英雄夢,這個英雄是強大的,是暴力的,也是殘忍的,卻缺少了作為孩子該有的良善。不知道這部作品的原作者是不是也抱著“挽救”網游少年的心態。
外國大片的制作總是會讓見多了爛俗中國大片的中國觀眾們,大嘆大贊。我向來看電影更是看中情節和人物,場面制作是其次

死者代言人——品《安德的游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