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電影需要知道的前置八卦有點兒多……他們閑談時隨口提的人名,多數都是那個時代的重量級人物,只簡單介紹一下本片的兩位主角吧。 艾德琳·弗吉尼亞·伍爾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 ) ,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
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Vita Sackville-West)

弗吉尼亞 伍爾夫身邊的人都是她的親人,思想交融無礙,生活上照顧她,守護她。他的丈夫完全是個守護者,超越親人,如果我們自詡千里馬,那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變化的關系中,他關心的是她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是否足以支撐自己,簡直就是知己、戰友,伍爾夫一如冷靜的拒絕了薇塔,果然是有良心,重點是理智的人。在認識薇塔后,她的親友團并未恐慌,反而關注她的變化,很八卦,當然丈夫心中是有點嫉妒,凡人嘛。他們的談話沒有禁忌和遮掩,多好啊。要是家庭都這樣,會少很多狗血的劇情
無關乎歷史上的Virginia是怎樣的人,只寫演員所演角色給我直達心底的觸動和感想。
這位作家驕傲、敏銳且感情豐富。
不知為何,伊麗莎白·德比齊演的弗吉尼亞竟然這么動人。不是明艷四射的人,而是萬般可愛之處需要用心感受和安撫的小傲嬌。
我對這樣的人總會多留意幾分。哪怕人群之中她不是最耀眼的存在,也會為她多留一些關懷。我仿佛能感受她細微的復雜情緒。對她每一個眼神和姿態下傳達的信號全部接收,只要她出現,所有的注意就都給她了。
同樣的

片子是根據史實改編的。30歲著名的作家Vita陷入了對40歲名聲鵲起的作家Virginia的崇拜中。
片頭起始是電音伴著畫面出現,這部分略有突兀(但還是蠻新鮮的,后面配樂的處理都還不錯,有種輕快但哀傷的感覺)。Vita以驕傲的姿態走進采訪室,接受媒體對她與哈羅德關于“現代婚姻”的采訪。個人拙見,Vita的演員在這段表現的不夠“man”,Vita是一名貴族,她生來就有他人享受不到的權利與榮耀,同時她性格也因此我行我素,能女扮男裝帶著女友私奔、也敢嗆聲丈夫。可影片里面的Vita在這一段

【薇塔與弗吉尼亞】為不會Small Talk的Virginia舉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