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有潛力的主題,又被新一代的臺灣“頂尖”導演小清新掉了。
對著婆婆吱吱發電?再唱一首類似陳老師的歌。我想說,真的很瞧不起這些年臺灣導演們偶像劇般精緻的畫面、妝容。
電影不是拍些可以動的好看的照片。也不是在這些照片後面加一些無病呻吟的喟歎。
讓張震鬍子拉碴地低語:日記可以記得下所有的浪漫嗎。他不是那個真實地搖滾死忠了。
我們再也不能期待張震徘徊在牯嶺街,做那個輪廓尚不清晰的張震。一如我們今天無法再期待臺灣出現楊德昌這樣的導演,哪怕侯孝賢也不行。
如果說老人在失憶,城市在失憶。那麼今天的臺灣電影只模糊地捕捉到了新浪潮的長鏡頭再雜糅一些對於好萊塢、市場、和所謂“文藝”的偏執,好像才是最嚴重徹底的一場失憶。

四個片段,臺灣的善良仁慈。人在記憶中應更接近本性,因此我們常常用記憶的方式去喚醒良知,雖然現實中我們常常殘忍。數年前,就被記憶觸動了對老人的關愛,像該電影的原因,都是想喚醒更多人對逝去光陰的緬懷,并善待身邊的老人,無論他們已經不能言語了、甚至不能動彈。

她貪心的
想把所有浪漫的事都收集起來
放在心底
以為這樣就不會失去了
朱震生這樣說著,回家卻開始尋找她曾寄來的日記本,并自己也提起了筆。
關于失智老人的故事很真實,很打動人。親屬的心里狀態也刻畫得入木三分十分現實了。
記憶是彌足珍貴的,當失去之后,透過日記再度回憶起那些平實的細節,會感覺自己很富有。

“昨日的記憶”日記承載回憶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