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8 10:12
首映:2016-09-22(雨舞影展)
年代:2016
時長:102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9.2
觀看數:77908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塑料海洋》減塑不是宏大的事,而是生活二三事
塑料很好,因為它不易損壞,塑料也很不好,因為它不易損壞。
這部片子拍攝并于2011,按照當時的數據,美國每年投入兩百三十八億公升石油制造礦泉水瓶,其中90%只使用了一次,僅美國,每年就會丟棄三百八十億個礦泉水瓶,每年有兩百萬噸塑料被送往美國的填埋場,這還只是來自于礦泉水瓶的塑料。
僅今年一年,世界上每一個人將使用并丟棄136公斤一次性塑料制品。
拍攝當年全球的塑料制品預計會超過三億噸,到了2050年,當世界人口達到百億,塑料制品的數量將是現在的三倍。
超過80%的海洋塑料都來源于陸地
“我們會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因為了解伴隨著關心,
關心著孕育出改變。“
——《塑料海洋》
《塑料海洋》由生活在香港的澳大利亞記者Craig Leeson擔任導演和編劇,該片開頭以Graig的角度切入,從他對深海藍鯨的喜愛與探索,揭露了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污染現狀,同時從海洋延伸到陸地,從海洋生物鏈接到整個人類,他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引起觀眾對地球上塑料垃圾問題的重視,并在影片中介紹了現有針對塑料垃圾的應對措施,從行動層面去呼喚人類做出改變。
看了紀錄片之后,自己收獲了許多之前從未洞察過的東西。
最大的思考是關于可見與不可見的關系吧。人們普遍存在這樣的心理,就是對塑料垃圾,或者從更大的范圍來說,是對垃圾,都覺得只要我把它扔了我看不見它了,就等于我把它處理了或者它消失了。這樣的心態讓人們覺得自己制造的垃圾消失了,這就導致了對垃圾問題的忽略;或者覺得已經妥善處理好屬于自己的垃圾(其實大多數人做的僅僅將垃圾扔進某個垃圾桶,并且是在沒有進行垃圾分類的前提下)
我們能做的
不用塑料制品,比如錫箔紙替代塑料保鮮膜、不銹鋼/玻璃杯取代塑料杯(如果必須用塑料,用未著色的白色or黑色)
清洗塑料袋循環使用。超市購物不用塑料袋,不要分裝塑料袋。
更多tips可見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102010/ 。
事實與觀點
僅美國,每年380億礦泉水瓶丟棄,90%礦泉水瓶被丟棄,僅礦泉水品產生200萬噸塑料。
食品塑料垃圾是美國主要的塑料垃圾,美國每年有8000W噸垃圾來自塑料食品包裝。
世界上每人每天使用136kg一次性塑料制品,到2025年
當看到從海鳥尸體里解剖出那一堆塑料時,我被徹底震住了。
2016年在佛山家里時,總是看到角落里有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在那里靜靜地躺著。有時四五個,有時七八個,用掃帚掃了一次又一次,但總是還有,因為我每天在菜市場買菜都會伴隨著肉和菜帶三四個塑料袋回來。
有一次跟往常一樣又看到了這些塑料袋,但不知為何心里卻涌出每天用塑料袋這樣下去不行的想法,這樣實在是很傷害環境。于是就思考著要如何解決這個塑料袋問題。
解決辦法之一就是用其他對環境傷害不大的裝納工具來代替塑料袋。竹籃和環保袋
我只想說,人類就是想海洋去死。自然的自然而生和人類有目的的經濟活動是相沖的。兩者根本不可能被調和。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一定程度地有原則地破壞自然,以達到人類持續生存的目的。是的,海里的微型塑料會越來越多,海里的魚都會死光,人類會把大海變成一潭死水然后再不要臉地在里面繼續開采石油直到把大海榨干。人類最終會失去大海。到時候,為了解決人類胃里面的塑料,就只有在不斷地發明創造,發明消化塑料的藥劑或者那些能夠把塑料排出的藥劑。寫到這里,我發現人類真的不是無知
《塑料海洋》減塑不是宏大的事,而是生活二三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