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是情景喜劇,不想,看到第二集就被圈粉了。這真的是一部有著深刻思考的,寫實的,并且能夠引發觀眾思考的電視劇。
首先,人物的描述就很真實。部門領導年紀大,所以難免有些思想僵化,容不得新事物,導致刊物越辦越差;老劉,工作時間很久,但卻沒有主動性,并且不敢承擔責任,這樣的人比較適合當員工;牛大姐,深受黨的教誨,時時刻刻不忘影響,但言語間透露出來的精明和算計,不能不說年輕時也是有些“能力”的,但是大是大非上還是能明大義的;還有李冬寶,巧舌如簧,滿腹才華

編輯部的故事
可是皇軍要當你的家!
明白,你喜歡在洋圈里嘮酸嗑。
農民起義領袖當了皇上就得魚忘筌。
知識分子啊,不拿錢托著,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談情說愛為主,圖謀篡位為輔
如果咱們辦的刊物能被讀者帶進廁所,那就算深入人心了。
我覺得時傳祥未竟的事業后繼有人了。
別看都人五人六的其實也都是為了仨瓜倆棗,就能載歌載舞的主
打一落生,就是新中國的紅孩子,生在紅旗下,長在黨懷里
心花為什么要怒放,替誰怒放,你是不是對社會主義不滿!
我認為應該再加上道德法庭警鐘長鳴什么的

這個產自90年代早期的劇,在它來到這個世界二十幾年后依然驚艷到了我,并沒有因為跨世紀而褪色。和現在的劇一比較,反而顯得更加難得了,如酒一般,更加香醇。
我本以為國產電視劇都是些婆媳關系,三角戀,神劇之類的,一直對國產劇沒什么好感,直到我遇到《編輯部的故事》。看劇的過程中,時不時就給你來個驚喜,歡樂得停不下來,激動得不行。一個聲音不斷地在我腦海里轉;“竟然有這么好的國產劇?以前我是瞎了嗎?為什么沒能早點遇到?”
我就納悶啊,和現在相比,90年代物質那么匱乏

不管過去多少年,《編輯部的故事》永遠是70后80后心里的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