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4 16:02
首映:2014-06-27(日本)
年代:2014
時長:118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6.6
觀看數:6255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渴望】高水準的懸疑片 可能瘋狂并不都需要理由
這是一部cult片,是一部完全不讓人產生任何愉悅快感的片子。
先理清一下故事。從混雜在父親、母親、朋友、同學、醫生回憶中的加奈子的故事。(全部基于我的理解)
事情的開頭是美少年緒方跳樓自殺。
父親躁郁癥,母親出軌,被忽視的加奈子和有點陰暗的緒方相識,并喜歡上他。
然而緒方被松永設計,加入了嗑藥派對,被賣給色老頭爆菊且不止一次,最終受不了跳樓自殺。
葬禮上,加奈子吻了緒方的遺體,并決定為他復仇。她明目張膽的進入松永的派對勾引松永,松永一伙知道她是來報復的,但最后還是心甘情愿淪陷。
加奈子把自己當做獵物勾引那些猥瑣的高官,并開始物色更多的獵物棋子。他們幾乎都是被人家人忽視,與周圍同學格格不入,長得可愛的人。她將他們引入松永的派對,讓他們染上毒癮,引誘甚至強迫他們賣身,并拍下照片(緒方的是松永拍的)。
這些照片成了加奈子最重要的籌碼,她的目的也成了催命符,黑道要追殺她,但最后她死在她的棋子的母親手里。
加奈子為了復仇自己跳入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兔子洞,成為另外一個人,變成一個女魔頭,毀滅了自我
最近剛剛補上中島哲也14年的這部作品,感覺是一部帶有中島強烈個人風格以及cult色彩的上乘之作,但看豆瓣上評分頗低,與《松子》《告白》差距很大。本片劇情采用雙線推進,高頻度的使用交叉剪輯,以及中島一貫的敘事方式,使部分觀者產生理解上的困惑。因為電影中出現了多次時間點提示,下面僅就劇情方面,依照個人理解按時間順序作一個梳理,歡迎探討。
-----------以下全部是劇透-----------
影片主線以患躁郁癥的藤島(役所廣司)為主視角,講述其對女兒加奈子(小松菜奈)的尋找,以其對真相的逐步揭露推動情節發展;支線以柔弱炮灰男同學(清水尋也)為主視角,講述其對加奈子的追尋,展示加奈子是如何走向毀滅之路。先說一下相對簡單的支線:
支線發生時間:主線劇情的三年前,加奈子初中時期
0. 初二時加奈子喜歡的男生緒方不堪校園凌辱,跳樓自殺。此劇情發生在支線開始之前,從眾人敘述之中道出。由于在家庭中長期被忽視,再加上緒方事件,推動加奈子走向墮落。
1. 炮灰男出場,因為他對之前的事一概不知,推測當時應該是初三
《渴罪》是一部表達非常現代的電影。
在片名出來前的那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估算),導演用了一種非常現代的方式,相當精準地把男主角的背景信息和性格樣態全部展現出來──連續不斷的畫面飛過,過去和現在的時空重複交疊,剪輯流暢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選擇這種快速而混亂的形式是因為男主角精神錯亂,交代這個人的背景便自然借了這個人的精神狀態來講。觀眾不是通過一場場的戲的遞進而慢慢認識他,而是順著他的精神錯亂被填鴨式地灌輸了這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現在又為何坐在這裡和我們見面等大量信息。這樣的開篇於我而言非常驚豔,但對其他或許還沒做好心理準備的觀眾來說,又未免過於強制和龐大。
這樣炫技式的表達,一直都是中島哲也的優勢,當然也算他的劣勢。在《告白》中,大家都對中島君用冷酷對比來處理暴力的手法印象深刻,而《渴罪》,則跟隨整部戲的tagline──“混亂的世界,皆因思想的混亂”而行,進入一種漫畫般的瘋狂連軸轉中。開場使用的多時空交錯對剪的手法,在後面還出現了N次,整場戲兩個小時,除了最後幾場戲終於慢了下來以外
最近看了兩部重口味,《消失的愛人》和這部,《渴望》,感覺皆是冰冷刺骨至極!必須寫點發泄一下胸中郁悶之感.
前兩年不小心手賤染指一部叫做《戀之罪》的日本電影,真是看后副作用太過嚴重,以后很少在染指日本重口倫理片! 這次是看了豆瓣大家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 ,產生興趣,在做好極強心里防備下看完了此片。
再次感嘆日本的變態,也佩服日本人對于人性深處的挖掘的準確!
本人不是技術控,更傾向于大眾化的劇情推理控一個!但也感覺到《渴望》片頭的動畫和整體氛圍的強烈不搭調的感覺,好在后面氛圍又回歸正路上。否則真會淪為一部四不像電影!
看完后,感覺自己和大家最大的出入點,就是對于女主墮落原因的設定.看了豆友們的影評都認為加奈子的墮落原因是因為童年好友緒方的自殺而開始的。
我倒是覺得,對于這點類似于《黑暗騎士》的小丑一樣,是一種無定向原因設定。小丑臉上的疤究竟是因為暴戾的父親還是因為無情的妻子,沒有準確答案。總之就是混亂墮落完美罪犯的總代表!他們的的確確是這個社會的產物,卻又好像是來自地獄,不是地球人。
【渴望】高水準的懸疑片 可能瘋狂并不都需要理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