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刷到電影片段覺得很感動就去電影院看了,可能是因為那些感動的片段第一次看的時候已經哭過了所以在電影院的時候雖然很感動也沒有哭。
雖然沒有哭,但是電影真的還是蠻不錯的,有空的寶貝們可以去電影院支持一下。
我看的是粵語版本,很有代入感演員情緒很棒。如果聽不懂的寶貝們如果愿意看字幕可以考慮去看看粵語版,實在不喜歡的也可以去了解一下有沒有國語版。
【以下內容涉及輕微劇透,沒看電影的寶貝們選擇性看哦】
這部電影和我們平時看到那些電影最大的區別就是比較貼近現實

他站在跑道的時候是最快樂的,拽出食指比“1”的時候是最靚仔的。
很遺憾通過這部電影才認識蘇樺偉。
覺得他像阿甘,原來他的外號就是“香港阿甘”。(兩人癥狀相似但出于不同病因。阿甘是智力有問題,蘇是大腦痙攣,控制不了肌肉。)
第一次在大熒幕看吳君如,她已經從演員晉升為出品人了。兩位主演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雖說煽情了,但影院看預告片,聽見粵語原聲說,他要把金牌當金器送給過苦日子的母親,看著他依偎在母親的肩上,吳君如留下的淚,還是忍不住跟著哭了。
本來想再看一遍粵語
1?在疫情常態化與中美貿易膠著的當下,很多人的焦慮與迷錯都要被看到、急待去解決,《媽媽與神奇小子》正好借奧運之勢,把現實版的勵志故事傳播到各個角落,自帶治愈與陽光的基因;2?面對疾患與生活的威壓,幾近崩潰的母親一次次與孩子化險為夷,的確是堪稱神奇的小概率事件,成就了一個殘奧會的冠軍,也讓我們為母親的問題感到困惑,為什么大家不會怪孩子、不會怪天、地,而只會去怪她,似乎這一切是她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始終都是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去奔命似的面對每一個困難。此外,在第一次接受采訪時

很喜歡的兩場戲,一場是偉仔和火車賽跑,母子對視后的喜悅無從遮掩;一場是賽場失意后媽媽揪掉小子套頭上的塑料袋跑開,看得眼角含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講述香港殘奧運動員蘇樺偉的一生,從一個走路都不穩的殘疾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母親的無私照顧,不停地創造奇跡,贏了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冠軍,故事情節非常勵志和感人,殘疾人能做到的并不比正常人差,只要肯去努力和堅持,一切皆有可能,最后總結一句,母愛真偉大

將《12秒58》和《媽媽的神奇小子》對比起來看,都是講蘇神蘇樺偉的,但是兩部片的表達方式與要點不一樣。但是都有些細膩的地方打動人。

媽媽的神奇小子:匠心!有媽的孩子不落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