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8-01 00:50
首映:2015-09-30(中國大陸)
年代:2015
時長:10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8
觀看數:63442
熱播指數:3203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夏洛特煩惱”追憶懷舊,追求美好
看了《夏洛特煩惱》,覺得問題特別大。
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不會講普通人的故事了。
和0.5分的《港囧》相比,我給《夏洛特煩惱》打6.5分,已算良心價,但這不代表它沒問題。和另一部話劇改編的《十二公民》一樣,《夏洛特煩惱》中演員表演太過夸張以及春晚段子化都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笑點越密集,這種不舒服就越明顯。不過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解決如何讓普通人得到幸福。
《港囧》,講的是有錢人的中年危機。之前的《泰囧》,也是有錢人的危機。徐崢不斷給有錢人安排婚姻危機,然后讓他們去奇幻漂流,漂流后良心發現,飛了一圈后回到老婆身邊。徐崢這些有錢人的故事雖然俗和充斥著中國式主旋律,但基本邏輯還是成立的。《夏洛特煩惱》的故事和《港囧》有點像,也是講中年危機,只是夏洛是屌絲,同樣是中年,屌絲和土豪面臨的危機肯定不一樣。土豪們任性的是情感,但物質基礎還在,所以他們最終還能和老婆握手言和。但夏洛任性完了,我不明白為什么老婆會原諒他,這個行為在物質上沒有基礎。電影結尾雖然很美
現在才發影評是因為身處美帝一個村里,不久前才看完。
--============================================================--
電影看到一半,實在沒辦法忍下去,全場都在笑我卻忍不住一直嘆氣,于是跑出去洗手間,補妝,溜了一圈心想我特么為什么不去看蟻人非要陪男友去看這么個電影,然后帶著期待劇情反轉的心情走回了影院。
其實我覺得這個電影并沒有在鼓勵夏洛這種loser的人生觀,也確實沒必要上升到三觀的高度去討論問題。
先說是否物化女性這個問題,其實我對于男人在家里被女人養一點意見都沒有,世界上可以有全職太太,當然也可以有全職先生,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你甚至可以不去掙錢,沒關系,我可以掙錢,可以養家,但是家庭的責任,總要擔起一個來吧,最起碼的,如果一場婚姻是由我出錢出力,那么你是否應該付出感情呢?
所以整個馬冬梅夏洛的婚姻,和什么女權主義一點關系都沒有,夏洛他不是不尊重女人,他連自己都不尊重,他不知道人和人之間是有付出才有回報的。
每次看到夏洛在秋雅厭惡恐懼的表情下湊過去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惡心
首先,對于開心麻花我就是非常厭惡,我認為他們的電影一無是處,也不配稱為電影。其中《夏洛特煩惱》是最令我反感的。電影的問題主要是兩個,第一女性角色的塑造,第二是屌絲文化,第二個問題不做過多涉及。整部電影可以理解為中年男人的意淫,所謂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夏洛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他全靠妻子照顧,機緣巧合,他穿越時空,靠著時間差,剽竊抄襲他人的作品成了明星,娶了校花,最后發現有錢之后并不開心,他發現校花朋友們也只是圖他的錢,并不愛他,還是之前的糟糠之妻最好,是真心愛他的
該片是就典型的對票房的妥協。
沈騰是對現實認識非常深刻的人,舉個例子,他拍小品《扶不扶》時,他有沒有想拍老太太訛人的傾向,有,但不能拍,過不了審,所以只能含沙射影的表達一下。拍小品《投其所好》時,有沒有涉及權色交易,有,但也不能說,過不了審,只能一筆帶來。
該片也是如此,沈騰會不明白男主就是個loser,會看不出問題的關鍵是要努力工作,不能游手好閑、好吃懶作嗎?能看出來,但是拍這些沒意思,沒有市場。
現在的市場需求,就是要你直接去撓大家的咯吱窩,笑點密集,弄的太深刻反而沒有票房。而對于開心麻花的首部電影,票房當然是第一位的,要不然怎么能有后續投資,怎么拍第二部、第三部。
這片確實三觀不正,但卻迎合了大多數人的心理,大多數人的心理是什么:我工作那么辛苦,去電影院,就是想看個不太費腦,又搞笑的喜劇,輕輕松松、愉愉快快,膚淺、笑點又準,至于主題,不太毀三觀就行的電影。這片是全部符合的。不想看那些多深刻、藝術成分多高,多費腦細胞的,生活已經夠累的,來看電影,只想放松一下,開懷一笑。
好看。節奏快,笑點也多,有笑也有淚。失而復得的感覺真好啊,被最后那整天掛著人逗樂死了。還有一剪梅的段子,配的很得我心,結束時兩個腔調的唱法,一個代表穿越后大明星,一個代表普通人,可不就是兩種人生嗎。其實,這片還是蠻現實的,描寫的就是一個得隴望蜀的男人。可不就是嗎?這穿越了,不見得就非得要升華呀。從另外一方面說,本片也有酸葡萄心理,那些個得不到的別人的榮華富貴事業成功可不見得都以悲劇結尾啊。但這恰恰接地氣。
“夏洛特煩惱”追憶懷舊,追求美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