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劇本是導演和主演三十歲那年送給自己的禮物,沖著這個,我去看了《夏洛特煩惱》。男人三十而立,有點成熟又不失童心,拿不起又假裝能放下,想來他們應該能編個有趣的故事。這種重返的劇情不陌生,甚至有點用濫,但能把用爛的白菜豆腐燒得好吃,那也是本事。只可惜這個白菜炒老了,豆腐也碎了,勾芡加多了,最后端出的菜~~有點糊了。
本來就不是沖著顏值去的,所以對中學生長著滿臉的褶子視而不見,這不算什么缺點。但在小品里屢試不爽抖的語言包袱,在電影里是沒辦法撐起整個劇本,唱幾首未來的好歌,就能當上大明星,這種設置相當于現在的孩子拿著歷史課本就想穿越回古代,要改變歷史一樣。在各個凌亂的片段里,我開始懷念老男孩這部微電影(筷子兄弟版)。老男孩是面對現實去實現自己青春的夢,而夏洛是回到青春重新開始,就劇本設置而言,我其實更喜歡后者。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只有經過人生歷練的點綴,才會懂得純真可貴。所以如果能重來一次,那些眼淚誰還敢浪費,那些美好誰還敢輕棄?想想還有點激動期待。然而看完《夏洛特煩惱》
為什么《夏洛特煩惱》還不如《港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