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8-02 00:35
首映:2015-11-15(美國)
年代:2015
時長:60分鐘
集數:6集
連載:更新至1集
評分:6.9
觀看數:68151
熱播指數:637
來源網:三年網
“荒原 第一季”可以不訂第二季的說
首先我有一個巨大的疑問:此劇一直以美版西游記為宣傳點,可是,這劇情和西游記有半點聯系嗎?“吳彥祖扮演騎摩托的孫悟空,是一位驍勇的戰士,名叫Sunny,講護送身負重任的騷年(唐僧),尋找傳說中的極樂世界。”令人無語的劇情簡介,這人設硬說來自西游記也太牽強了,這充其量只能算一部大型同人文改編劇啊!
當男神騎著拉風的摩托車,肩背長刀,摘下墨鏡,搖動紅色皮風衣,獨自一人放倒十幾個人販子,我便感到了一種濃濃的RPG風。雖說主角光環籠罩下的戰斗力如此爆表乃是一大俗,但看在是為了展示男神帥氣的身手也就忍了。之后,男神打開箱子,竟然蹦出一個騷年,好吧我震驚了,敢情這孩子才是孫悟空吧?從石頭里蹦出來和從箱子里出來也可以說差不多吧。
[img=1:C]獲得物品:騷年X1[/img]
接著,男神載著騷年回到領主的堡壘,RPG一般的劇情過場后,各種背景被交代給觀眾。面對如此清奇而尷尬的世界觀,我的腦海也只有飄過一句“臥槽”。
首先,好多服裝和場景走的是中世紀風格,類似權力的游戲等劇;可是,劇中同時又有摩托車和汽車這樣的20世紀機械
這部電視劇的立意大概有點像去年的《馬可波羅》,想著加入一點中國元素,一方面滿足美國觀眾的獵奇心理,一方面有可能的話也盡量吸引一點中國觀眾。第一方面的效果如何不清楚,但第二方面這兩部電視劇顯然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中國觀眾發現自己熟悉的故事從美國人口中講出來,變得比純粹的美國故事聽上去還要陌生。于是最后《馬可波羅》剩下的看點就成了賈似道的螳螂拳,而本劇也一樣,據說很多國內觀眾都是跳過對白專心看吳彥祖打架。
打戲方面,本劇雖然沒什么太有新意的設計,但總歸還值得一看。跟強調視覺效果的電影不同,無論中外,即便身上打著“動作”的標簽,絕大多數電視劇還是以角色間的互動為最大看點,打戲雖然有,但真正能讓觀眾沖著打戲把這電視劇追下來的卻不多。換句話說,一般的電視劇里,文戲和武戲,相比之下觀眾往往對后者看的更漫不經心,或者說更傾向于快進跳過后者。而本劇可以算是一朵奇葩了,按理說電視劇的文戲爛,那觀眾對武戲就更不敢有什么指望了,應該就直接棄劇了,可是本劇卻偏偏通過打戲力挽狂瀾了
看完已出的四集,實在是不明白為什么大家評分這么低。
說來說去,大部分人其實都只是在抱怨這哪里有《西游記》的影子這老外不是糟蹋我們的經典我們的文化么。那我就來試著為這部劇找找《西游記》的影子。
首先我們能看到的是這部劇有著和《西游記》同樣的精神內核:即“救贖”。通過不斷的努力對命運進行抗爭從而實現自我的救贖,《西游記》里表現出的這一點可能正好和西方人口味吻合,所以這部劇里每個人身上都有救贖的命運。
男主吳彥祖sunny正是孫悟空的化身。sunny沒爹沒娘,武功高強,身經百戰,在普通人眼里是統領眾多小兵的大王,是殺人不眨眼的冷血怪物。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孫悟空在被壓五指山之前的形象和sunny簡直就是大同小異,得到名師調教卻不安分修行,占據花果山,統領一幫小猴崽子,和牛魔王等怪物稱兄道弟,大鬧天宮,玩弄東海龍王,說是妖魔一點兒也不過分。另外腦洞大開一下,孫在英語里一般都是翻譯成sun,(像曾效力英超曼城的足球運動員孫繼海就被老外成為“中國太陽”)男主角叫sunny會不會就是暗示這一點。
“荒原 第一季”可以不訂第二季的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