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伍德老當益壯,在高齡之下仍能夠探索創新之路。本片從薩利機長的噩夢開始,沒有描述英雄的成長之路和當機立斷,而是直指事件后隨即開展的安全調查,而且種種跡象特別是電腦模擬,對機長的當時的判斷產生巨大的壓力,甚至作為觀影者的自己,也一度懷疑已經六十多歲了的機長是否采取了真正合適的操作辦法。但是,伴隨峰回路轉的劇情,真相是電腦模擬是預先知道了選擇,而在危機爆發的當時,沒有人能夠有這種先見之明,或者說,以電腦模擬的方式進行事故調查,是典型的事后諸葛亮。但是,這種調查

155人全部生還,史上第一個水面迫降成功的案例,影片反復地拋出這個問題,薩利機長是英雄嗎?
一開始連機長自己都在懷疑,是深夜機毀人亡的噩夢,是調查組拋出疑問之后的猶豫。冒這樣一個險是否是當下的最優解?全員生還是千百年一遇的上帝的眷顧嗎?會不會那時還有別的選擇?
這是薩利機長身上的人性所在,是他溫柔的光輝,是他對自己職責的堅守。在事故發生之后的無數個夜里,在沒有定論之前,他遠比所有人都害怕。為什么呢?因為他是一名機長,保護乘客的安全是他的職責所在。他沒有飄飄然沉浸在贊譽里

【薩利機長】2016佳片有約,成年人的智慧,中年人的成長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