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5 00:10
首映:2010-04-27(中國大陸)
年代:2010
時長:108分鐘
語言:粵語,漢語普通話,英
評分:7.4
觀看數:49347
熱播指數:680
來源網:三年網
葉問2:宗師傳奇:好看,但略有遺憾
好久沒看國語電影了。今天終于抽時間把《葉問2》看完了。前幾天看的時候也不是高清,再一個,我看到黃曉明在里面的一些表演,實在看不下去了。太2了!
所以我有一段時間的心情狀態是“甄子丹負責葉問,黃曉明負責2!”。
哎,也不知道怎么的,從何時開始的,這么討厭黃曉明!“真邪門兒!”呵呵。這應該是一個不純熟且錯誤的想法,我沒理由討厭一個沒理由討厭的演員啊!
黃曉明拍的最好的評價最高的一部片子應該是《風聲》,但不好意思,這部電影我始終沒看。
《葉問》以及這部《葉問2》都算是近幾年不錯的功夫電影。兩部電影中間多多少少都提到了李小龍。讓觀者知道,葉問確有其人,并且是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師父!當然,我并不認為用這種讓電影更賣座的做法惡心。中華武術精神確實值得讓我們去充分認識,學習。葉問和李小龍確實令人敬佩。李小龍走了影視這條路,那他肯定比他師父知名度要高。現在你和四五十歲的美國人聊天,談中國,他可能不知道中國有一條萬里長城,但他肯定知道中國有一個李小龍!李小龍的功夫當時確實震撼了美國
近年國內電影市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越來越多高素質的觀眾,對“情節簡單通俗”這一原本中性的影評元素,采取大肆攻擊貶斥的態度。似乎不繞彎子不創大舉的電影已經被淘汰出時代洪流和受眾心理了。于是越來越多的導演和編劇絞盡腦汁在“一波三折”與“始料未及”上下苦功時,也常常使自身陷入“找不著北”的尷尬境地。在混亂甚至盲目的電影局面里,《葉問2》卻堅守了一份簡潔通透與傳統民族之美。更為驚喜的是港片中久違的那一片義薄云天的霸氣,在“武學宗師”的主題感染下,升華為一種博大中庸的浩然。“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葉問將詠春打成世界驕傲的底蘊,也是《葉問2》在主題點染與鏡頭語言上的高語境勝利。
如果說《葉問》象征著國產影片走在去往類型片的路上,《葉問2》則以一種更加成熟決絕的姿態,樹立了港產功夫類型片的范式。主線故事明晰,中心人物明確,試圖渲染的情感大義都安插了必要的細節鋪墊。并且在這樣的敘述模式下,自黃梁出場挑起第一場打戲開始,葉偉信對動作鏡頭嫻熟自信的駕馭功力一觸即發
為啥老是自居弱者
電影里的外國人一挨揍,電影院里就有人鼓掌,還大叫“好!”。
雖然說揍外國人讓人解氣,可心里還是挺為我們感到不值的。
“中國人打敗外國人”是我們喜歡的戲碼。霍元甲打,要看。陳真打,要看。蘇乞兒打,也要看。看過葉問在第一集里打還不過癮,現在到了《葉問》第二集了,還是要看得很。
那邊美國人喜歡看“美國人打敗外星人”的戲碼。美國人用高科技武器打敗外星人,拯救了無數遍地球人;我們這里只是用肉拳頭打敗地球上的外國人,掙的只是一口氣。這筆帳怎么算我都覺得不劃算,似乎人家的比我們境界大。
而且這種境界,還在漸漸拉開。不管是“中國人打敗外國人”還是“美國人打敗外星人”,其實都是“弱者打敗強者”的模式。但是美國人早就看膩了“弱者打敗強者”的童話了。
于是出現了“外星人打敗美國人”的故事。比如像《世界大戰》那樣的,美國的現代武器根本不是外星人的對手,美國人幾乎就被外星人打敗了,地球幾乎就被外星人征服了。最后拯救世界的不是美國人,而是地球上的“污染”。被外星人打敗,美國人無所謂的
葉問2:宗師傳奇:好看,但略有遺憾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