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同,召喚的是“個體”的聲音,要主張個性,必須有點不同,要是落入了“俗套”,喜歡你的都不敢聲張,怕殃及個人的“品味”。同時,再好也架不住毀滅性的大眾化標示,齊刷刷的大拇指,那能看出誰是誰呢?影視音樂、服飾潮流尤為張揚,有些的確不錯,但捧得多,再捧就變成捧臭腳的了,乃止步無視;有些雖無法茍同,但見冷清,也愿意幫著吆喝兩句。都不是什么原則問題,就想聽那一句,“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葉問2》是部比較好看的功夫片,較第一部充滿了更多的激情,打的多了,說的少了,內斂的大師風范強了,刻意的煽情弱了,盡量取《葉問1》之長,補其短,而且上映后強勁的摟錢勢頭,及上半年票房上相對驕人的成績,都說明續集守住了觀眾與葉問的緣分。但肯定會有豐富多彩的見解,這么容易理解的電影,哪有不被肢解的可能?可是,即便有那么多冷嘲熱諷、嗤之以鼻的,該看的還是會看,“罵”跟“贊”要不記名投票,結果少數被多數淹沒,那有可能會離真相稍微近點兒。
簡單說來,《葉問2》的故事的確更加復古、傳統、懷舊

也許報的希望不是很大,《葉問2》給我的感覺還算合格,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很多港片,硬橋硬馬,特別是甄子丹和洪金寶在桌子上的對打那段。
當然,整部電影看完,還不是很過癮。這部片子完全是按照《葉問》的結構拍出來的,一樣的套路,稍稍改名字一下,就變成了另一部片子。o(╯□╰)o
從《十月圍城》等一些片子看來,香港電影人完全適應了內地的審查制度,什么片子能拍,什么片子不能拍,能拍得片子就照方抓藥,一步步延伸下去。《葉問2》作為一部商業片無可厚非,我只能說,我對于港片一直沿用的套路免疫了。從小時候看的熱血沸騰的《霍元甲》《陳真》,到前幾年的電影《霍元甲》,到如今的《葉問》《葉問2》,只能證明我們的不夠強大,需要這些片子來給我們信心。
《葉問2》看下來最大的亮點在洪金寶,始終不習慣黃曉明的表演,模仿痕跡過重。

看《葉問2》的過程中,掌聲響起了至少五次,大部分送給了甄子丹,其余的是給洪金寶。喊聲響起了兩三次,都是在葉問最后對壘英國拳王的時候,最后葉問擊倒拳王的時候,我身邊坐的一個氣質優雅的女生居然大叫出“打死他!太爽了!”,讓人驚愕不已,記得第一部的時候也出現過這種情況。笑聲呢,毫無疑問全部送給了黃曉明,他那種想裝帥又裝不像的氣質讓人不笑都難。
我想大部分人看《葉問2》都是沖著武戲去的,甄子丹的功夫還是那么精彩,再加上洪金寶,尤其是兩人圓桌對決的那場戲實在氣場十足,甚至超過了最后的擂臺賽。導演這次也學聰明了,不再讓甄子丹重復秒殺日本軍官的場景,擊倒英國拳王的過程跌宕起伏,給足了觀眾欣賞的時間。只不過洪金寶被拳王痛打的那場戲,血沫四濺,慘不忍睹,不太適宜兒童觀看,但想想如果不暴力不血腥,又怎能為后面的PK做好愛國主義的前戲呢?事實證明這也是成功的,觀眾都成了葉問的啦啦隊,愛國主義再一次成功將所有人收服。
至于文戲,《葉問2》基本上復制了前一部所有的成功要素,愛老婆、懂禮貌、明是非、重義氣但不暴脾氣

葉問2:宗師傳奇:落入俗套的民族情,虎虎生風的詠春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