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08:45
首映:2008-07-10(英國)
年代:2008
時長:108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6
觀看數:84967
熱播指數:662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媽媽咪呀”mamma mia :夸張的喜感與碧水藍天的溫暖
紅遍全球的同名歌劇改編。電影同樣票房大賣,全球狂收6億刀。
ABBA的經典老歌+全明星卡司+希臘小島美景,是本片公認的三大亮點。
前者當然是一切的淵源,從倫敦西區劇院到紐約百老匯,觀眾大多是沖著那點唱機式的超級MTV去的;而ABBA的兩位男性成員Benny Andersson和Bj?rn Ulvaeus(2B?)也不遺余力的幫著張羅了舞臺劇和電影(兩人還各有一個鏡頭)。
梅姨的出演讓本片提升了一個檔次,年近花甲的人了,還這么能蹦能跳能瘋能鬧。更難得的是,早年提名過托尼獎的她親自演繹了片中的所有歌曲(其他人也一樣),那首《The Winner Takes it All》據說一遍錄音通過,驚為天人。達西先生和007也表現過關,只有瑞典老頭Stellan Skarsg?rd顯得放不太開,難道是選角時ABBA開后門?
由于女導演Phyllida Lloyd同時執導了百老匯版和電影版,所以兩者從劇情到細節都非常相似。但電影的布景畢竟比舞臺靈活多了,于是我們看到了藍天碧海的迷人風光,和阿芙洛狄忒噴泉噴涌而出的狂歡。
由于我屬于很多類別的白癡,音樂劇我很少看。今天終于很正式的去電影院看了mama mia的電影版。沒有看過舞臺劇,也就無所比較。
看得很開心,喜歡這樣的奔放。音樂、演員,對我來說都非常非常到位。
只是很是不明白,怎么可能有三個爸爸。。。真的能這樣隨“性”嗎?
奔放,可以有很多種表達。
也許一輩子都遇不到最好的,很多時候都是比較好或者更好。有什么關系呢。應該是手中的已然是最好。
就好像黃大煒的歌。
“當然愛情不等于全部,當然愛情會帶來痛苦”。
哪兒有那么多當然呢。而這些當然,又這么理所當然,這么深刻。
然而,就這樣終了一生。
把音樂舞臺劇搬上大銀幕 很難用文字來表達我對【Mamma Mia】的喜愛 那樣的心情 既賞心又悅目 ABBA那21首膾炙人口的精典老歌 朗朗上口的好聽 歡笑與眼淚 總是交相上演
本來想去電影院看正在上演的滾石樂隊的紀錄片《Shine a light》,但被告知只有首爾和仁川部分院線放,難道南邊的人是不懂藝術的?電影節不是在釜山開的?激憤,卻毫無辦法,改看《Mamamia》。原來也準備看的,為了偶像Colin firth,偶像歌居然唱得不錯哩!
ABBA的歌是不朽的。歌曲中無意義的擬聲詞好聽極了。俺聽歌,最喜歡歌里頭那些沒有意義的哼哼詞了。比如披頭士《Hey Jude》中的na na na na,諸如此類。
希臘好像成了歐美老中青波西米亞族的桃園鄉村 。恩,只有希臘的海是這個顏色的,可惜景物被拍得甜而假。但膠片真的好溫暖哇,色彩還原之飽和,好像多日吃素的俺忽然吃到了肉!
影片開頭去小島的船要等半個星期,諷刺的。也是實情。小島也是隱喻,去之前是隔絕,其實自有天地。
梅麗爾雖會唱歌,但《The winner takes it all》還是上不去,那么高潮,那么情感釋放的一幕,卻看著別扭。這就是為了票房找明星拍的遺憾了。音樂劇還是聽音樂為主的呀。
“媽媽咪呀”mamma mia :夸張的喜感與碧水藍天的溫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