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電影,每一首詩歌,或者無論別的什么,如果能打動你,一定是如雷電般擊中了你的內心,使你說不出的隱痛得以撫慰。
《死亡詩社》無疑是這樣的杰作。看過這部片子,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相見恨晚。我沒有像尼爾和托德那樣,在最美好的青年時代幸運的遇到激情似火、浪漫叛逆、人格完美、性情張揚,熱愛文學和人生、鼓舞年輕人發揮個性的基廷老師,而“自我”也一直蒙蔽在渾渾噩噩的生活中,本該張揚的青春活力卻長久的沉睡。
那是一個理想指示前進方向的年代,那是一段詩歌引領靈魂之路的歲月。哦,多么令人激動的時光啊!
“及時采擷你的花蕾,
舊時光一去不回。
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
明天便在風中枯萎。”
影片中的尼爾,是一個外表英俊、熱情開朗、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這個形象,是典型美的塑造。尼爾最先響應基廷老師的呼喚,重建死亡詩人俱樂部;他想方設法瞞著父母,追求自己成為演員的夢想,成功演出“仲夏夜之夢”。但是,面對父母嚴厲的期望,尼爾最終并沒有像他高聲朗讀的詩句那樣“永不屈服”。在現實和夢想之間,尼爾無路可走,選擇了死亡

我相信每個人都忠心希望這輩子可以遇到這樣的一個導師.指引著知識以及人生的航向.也許,我們并不僅僅需要那張證書,也許,即使沒有那張證書,我們的人生也照樣可以完整.
看到豆瓣上那么多評論,我相信,這中間大部分人都是受過應試教育的苦而感同身受的.我們在一遍遍背答案的歲月中成長到今天,我們在社會中自己領會規則和真理,而學校學的"重點""要點"又有多少被現在的我們記住?
我們越來越需要有一個敢于"站在桌子上"的老師,我們越來越需要有一場關乎教育的變革把那些寶貴的時間拯救出來.
那些高考失利而結束自己生命的人是千萬個尼爾,而愚昧的父母似乎永遠用自己的思想揣度子女的未來.我真不希望,這樣的悲劇一代代重演.

死亡詩社:1989推薦,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