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5 06:00
首映:2011-12-08(中國大陸) / 2009-12-25(印度)
年代:2009
時長:171分鐘(印度)
語言:印地語,烏爾都語,英
評分:9.2
觀看數:44187
熱播指數:158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三傻大鬧寶萊塢”2009佳片有約,I quit
第三次看這部電影。
能我笑讓我笑的電影,總是很難忘,觸動很深,我猜你也是這樣的感受。
我真的好喜歡男主Rancho,聰明,善良,重感情,特立獨行,富有幽默感……敢想敢做,敢于打破傳統,他真的是一個堅持做自己的人。由衷地佩服他,喜歡他。而我終究是那些普羅大眾中的俗人一只。
這部電影也折射出中國的教育的弊端,有時候真覺得讀大學,真的是在消耗青春,我抱怨這個體制,抱怨這個社會,這學校,我明知道這樣是有弊端的,這樣是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但是我沒有反抗,更沒有什么創新,是安于現狀,是適應這個規則,并開始摸索其中的規律,好于別人競爭。我也逐漸的學會了競爭,試著去追尋成功。
我每天都在做自己不太喜歡做的事,看新聞史,關注考研的論壇,背單詞,寫論文。明明心里很想玩,但是要克制自己想玩的欲望去學習,然后卻怎么也安不下來心去學習,結果沒壓住自己的欲望,打開了電腦開始刷微博,漫無目的點擊鏈接,心里卻很忐忑不安。當自己終于疲乏的關閉網頁時,發現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了,心中懊惱無比
影片交代,畢業的那一天是我們最后一次見蘭徹。那么為什么蘭徹要一聲不響地離開呢?看過影片的都知道蘭徹并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馮蘇·王杜(翻法可能不同)。可就算他是頂替別人上學并替別人得到了學位,他真的有必要一聲不響就走了嗎?什么都沒有告訴自己的兩個鐵哥們,甚至自己的愛人皮婭。以至于皮婭之后差點又嫁給了蘇哈斯。要不是查爾特找到法汗和拉賈說有了蘭徹的消息,之后法汗和拉賈出面破壞了皮婭和蘇哈斯的婚禮,皮婭就嫁給別人了。即便皮婭還愛著蘭徹,蘭徹也愛著皮婭
“我就是因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來的。”一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印度學生在開學時這樣回答教授的提問,當時,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來自印度,好奇地問:“你怎么會在這里?你的國家有印度理工學院,為什么不去那里呢?”
這是在印度理工學院的校友中廣為流傳的一個段子。
印度理工學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學,印度人考這所學校比美國人考麻省理工學院要難很多——2010年報考印度理工的學生超過了45萬,招收名額只有不到一萬名,錄取率為2%。相比之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010年秋季的錄取率是10%。這一錄取比例相對于中國的清華、北大不足為奇,但印度理工卻有其獨到之處,成為世界級名校。它每年為印度的軟件業輸送大批人才;在美國硅谷,則聚集著大批印度理工畢業生。
I、IT、IIT是印度的三個重要標識,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領先的印度IT產業,而IIT,就是印度理工學院。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中,三個“皇家理工學院”的大學生自稱“三人幫”,經常在一起搞怪,以消解寂寞的校園生活。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
真的是一部很贊的電影!!!
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
近3個小時的電影絕對不會讓你感覺乏味 讓你笑也可能會讓你哭 通俗而不膚淺 寓意而不說教
很多的錯誤 往往不是因為愚蠢 而是因為太聰明
雖然 看電影的過程中電腦卡了幾次 但絲毫不能改變這部電影巨大的魅力!!!過程中無數次的讓我又哭又笑
這三個人的生活著實會給我們的現實生活很多啟發
譬如最開始就上吊自殺的那個做直升飛Lob 也很有思想和創造力 但木有頂得住壓力 很喜歡他自己自彈自唱的那首歌 印象很深的就是那句“give me some sunshine, give me some rain,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anna grow up again~~”旋律很美好 但是也很傷感 完全反映出了一個落寞人的內心寫照
他們三個的兄弟情讓我感動 真的是所謂的患難見真情啊
同樣 那個"slience"也是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哈哈哈 要是少了他不知道要少多少樂趣呢 他的那個講稿真的是太有才啦 哈哈哈 死讀書的典范~
很欣慰的看到了最后院長的轉變 雖說結尾神馬的難免落俗套 但是還是層層遞進 很有驚喜啊 哈哈哈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哄它
整片的勵志和感動,竟然抵不過這個畫面的震撼——懸掛的人,墻上的字。
3個人成功了,很少有人注意這個失敗的家伙吧。即使他是你,你又會怎么選擇?真正的走投無路,感受到了么?那種渴望生存,但生存卻充滿絕望的情緒。深不見底的絕望。
“三傻大鬧寶萊塢”2009佳片有約,I quit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