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中午經常去校圖書館看書,記憶深刻的是佛洛依德《夢的解析》和達利的畫冊。那些隱喻,象征很讓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喪逼著迷。
畢業后看了一些心理咨詢的書,發現很多人像我一樣,人生中的許多困擾變成不可說,變成外在的表象和隱喻,類似吞吃一個蘋果這樣的儀式感比比皆是,只是每個人的有所不同。媽媽說悲傷的時候就吃一個蘋果,于是孩子照做了,那種無能為力的自我安慰,誰沒有這樣抱抱過自己?
替朋友運送蘋果、馬駝著無以復加的蘋果以致散落一地、蘋果腐爛里面有一把槍:蘋果代表不可言說的悲傷

缺的是欣賞得來的人。
就在幾周前《大象席地而坐》顛覆了我曾對國內電影狹隘認知。
沒想到從那以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國內的種種獨立電影接連看下來,不禁頓足捩耳,羞愧自如,自責沒有早些開始對華語電影的探索挖掘。
而飛機上看完的這一部湯唯主演的作品,再一次,我感到悸動不已,相見恨晚——
小男孩與男人迷宮里上演的對手戲恰似《美恐5》里母子的爭論那般吵吵哄哄鬧鬧荒謬不堪卻是看得又驚又喜又淚奔;鏡頭從一個角色的焦點上隨著其目光追向另一個角色$#

只要看到她
我就曉得
肯定又是在夢里面了
人一旦知道自己在做夢
就會像游魂一樣
有時候還會飄起來
在夢里面
我總是懷疑
我的身體是不是氫氣做的
如果是的話
那我的記憶
肯定就是石頭做的了
電影前70分鐘是記憶,后60分鐘是夢。
記憶是2D的,3D是夢。
記憶是破碎的,冰冷的,潮濕的。
夢是圓滿的,成全的,和解的,浪漫的。
用刀尖入水
用顯微鏡看雪
就算反復如此
還是忍不住問一問
你數過天上的星星嗎
他們和小鳥一樣
總在我胸口跳傘
咒語念完,房間緩緩旋轉,音樂漸起,我們閉眼擁吻

《地球最后的夜晚》:南柯一夢 夢若浮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