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6 23:35
首映:2019-03-15(中國大陸) / 2018-09-08(多倫多電影節)
年代:2018
時長:99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
評分:7.7
觀看數:46988
熱播指數:415
來源網:三年影院
過春天:這個“二奶”好打眼
當燈光亮起我卻仍坐著靜靜注視字幕升起的時候,我知道看了一場好電影。電影院里大部分觀眾都沒走,好像都在等待后續,希望還能放點畫面,什么都好,因為片子真的讓人意猶未盡。
《過春天》名字有些拗口,甚至不明白什么意思。看了電影才知道這是水貨行當里面的黑話,水客為了賺差價,鋌而走險從香港帶貨到深圳,過了海關就叫“過春天”。
電影里水客是16歲的少女劉子佩,一名跨境學童。她父親是香港人,卡車司機;母親在深圳,是父親的小三,沒有正當職業,每日抽煙打麻將。她的父親在香港還有一個家庭。每日
薄得像紙片的電影。取一個如此文藝的片名,卻撐不起名字賦予的調性。劇情單薄,角色簡單。不知道導演想表達的是什么。青春傷痛?原生家庭不幸?小人物在大城市的辛酸苦辣?什么都想拍只會害了你...再豐富的色彩也掩蓋不住貧乏空洞的內容。為了拍而拍的電影,設計感很重。很多設定讓我想起踏雪尋梅,但是相比之下差很遠。
唯一有價值的是男主站在山頂I’m the king of HongKong的那一幀截圖。不過結合全片來看,這也只不過是一個刻意營造的可笑的理想主義浪漫場景。還有一個纏手機場景,抱歉無法共情
首發于“娛理”公號(wan2movie)
“過春天”這一看似充滿靈韻詩意的詞組,實際是“水客”(走私貨物的人)之間的黑話。影片女主角佩佩是一位身著樸素校服、梳著干凈馬尾辮的中學女生,她跟母親住在深圳,每天過海關去香港上學,身份與家庭認知、青春期情感都陷入不明朗地帶。這樣的“單非仔”特殊身份卻成了她進入水客行業的天然優勢,游走在危險邊緣的佩佩,似乎找到了新的自己。
這部各方面都老練得不像出自新人手的作品,的確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磨練過程——導演白雪畢業后結婚生子
第一次寫長影評,18年的《過春天》重映,早早在cbd萬達預約了,大家素質都挺高,這場沒人屏攝,也沒人聊天。影片開始,白衫藍裙、挺拔有力的佩佩像小鹿精靈一樣穿行在高樓林立、水泥森林般的香港街巷中,電影名連同“The Crossing ”打出,我的眼淚嘩地流下來。
印象極深的兩個鏡頭,一是她和Jo爬天臺,完全復刻了我的青春,拽著鐵架冒險著向上又向上攀爬,只為在頂樓對著夕陽發夢講大話。二是佩佩和她爸在餐廳吃飯,佩爸出去抽煙,通過餐廳玻璃映射將兩人的臉在窗里窗外顯現
戈達爾說:人越老就想得越深,水面上的東西我已經抓不住了。所以,他應該是一條魚,現實在水中的折射,對于魚來說是常識,對于人來說則是扭曲。這種虛妄造成了一種恐怖,若果它變為現實,卻又常見而令人慣習。
新生兒渾身是血,與母親以臍帶相連,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個人連著臍帶,難道這不是個怪獸?那我只能說,每個人,都是盆著臍帶的怪獸。作為生理意義上的臍帶早已被割掉,但是,直到死亡,仍有一條又一條的臍帶將每一個人拉引,可惜,沒有誰能逃開此種關系,以及在另一端的母親
過春天:這個“二奶”好打眼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