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2 23:02
首映:2010-04-23
年代:2010
時長:9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4
觀看數:8865
來源網:三年網
《百夫長》神仙打造的戰爭片 話說法叔頗喜歡露出小身板啊 真是上相
公元117年,羅馬帝國在不斷擴狂。但在不列顛北部,擴張卻遭到了當地野蠻人——皮克特人的阻攔。百夫長昆圖斯(邁克爾·法斯賓德 Michael Fassbender 飾)因在皮克特人襲擊中幸存而被任命帶領羅馬軍團中的常勝軍團——第九軍團前去殲滅皮克特人。但第九軍團還是遭到了皮克特人的伏擊,軍團統帥維流士將軍(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飾)被俘。昆圖斯與敵人殊死反抗,帶著部分人逃出。他們不但要面對皮克特人的追捕,更希望可以救出將軍。他們并不知道,全家被羅馬人殺害,自己也被割了舌頭的艾泰恩(歐嘉·柯瑞蘭寇 Olga Kurylenko 飾)正充滿了怒火在對他們展開捕殺。一場逃離羅馬邊境的危險反抗戰正在打響……
這是這部影片的劇情介紹。第九兵團被稱為羅馬的常勝軍團,可以視之為羅馬的榮譽之士。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部隊,在進攻大不列顛北部地區的一次戰爭中被擊潰,甚至是戰爭還未開始,第九兵團就已經慘敗。僥幸逃脫的士兵歷經千難萬險才回到羅馬駐守的陣營中去,最后,羅馬的國王決定卻以國家安全與穩定的名義而將其殺害……最終,昆圖斯從虎口中逃脫
看完電影后又看了眾多的評論,覺得很大一部分是在寫電影如何不真實,如血漿過多、畫面上才幾百人的土著怎么能干掉3000人的第九軍團、第九軍團的陣形太低級不可信等等,其實作為一部電影何必要苛求這么多,電影就是電影,與真實無關。劇情、畫面、人物、對話等等好看就行了。雖然這部片子不能算完美,但個人覺得只能就電影和電影比,不要拿電影和歷史、和真實來比。
看到第一個血腥鏡頭時,QQ就跑開了,然后站在遠處責怪我把這個周末的觀影給毀了。的確,這不是我倆常看的影片類型。但我還是把片子看完了,雖然那個渾身浸透仇恨的女向導一斧斧地把一顆頭顱砍下來時我的眼皮也發跳。
故事不復雜,情節不致跌宕,結尾也浪漫的有些隨便,能留下印象的就是那些真切的刀劍碰撞,刺激瞳孔的肌肉翻張與血肉迸飛了。不覺就憐惜起自己還血肉完整,有幸沒有生活在那個命如草狗的時代。
冷兵器直接而賦有情感,一柄劍經年帶著身邊,慢慢的就好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不像槍和子彈,有哪一只槍能夠用一顆子彈始終殺人?在那些修煉的小說里,還有給劍喂養名貴草藥,練成神兵的法門。而一旦施展出來,人的氣概、情結就與這些冷兵器融為一體,沒有絕殺的氣魄,又怎能在生死相搏中存活呢。所以,哥舞的不是劍,是自己啊。
這讓我想起《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一個鏡頭——一個德國兵在與美國大兵的搏斗中緩緩地把匕首刺進他的胸膛。那是個挑戰視覺的震撼鏡頭,記得當時我一直期盼下一刻忽地會有個人沖進來把美國大兵給救了,但導演意志很堅決
整天面對公司里的勾心斗角、利益紛爭,讓我看這部電影時有了不同的感受。它吸引我的不是演員,不是畫面,甚至劇情都不算,真正讓我看下去的是我似曾相識的那些政治陰謀與險惡人性。
當那個老頭派Etain帶領將軍去打皮克人的時候,我下意識的覺得這是個陰謀。Etain肯定不是羅馬這頭的,但是那個老頭知不知道Etain是奸細呢?或者那個老頭不知道Etain是奸細,但是為了政治斗爭的需要,在明知第九軍無法打敗皮克人的情況下,故意派他們去送死?不要以為我想的多了,因為在工作中碰到了相似的情形。本來根本沒有希望成功的項目,領導卻要求必須要做。難道領導真的傻到不知道項目必死無疑么?不是,做這個項目不是為了項目本身,而是為了背后更大的“蛋糕”。然而,這是一件必死無疑的事情,項目本身死掉不要緊,失去斗志與信譽是大。也許,為了獲得戰役的勝利而故意輸掉某場戰斗,但那些一定是阻擊戰,戰斗的目的是拖住敵人。即使戰斗失敗,只要拖住了敵人,就達到目的,那就是勝利。可是,有些事情明顯就是為了政治家們的個人利益而讓戰士們送死的。從戰士的角度
羅馬第九軍團奉命討伐英國北部蠻族,卻中陷阱幾全軍覆沒,身為百夫長的主人公率小隊殺出重圍,沒曾想躲過重重圍追堵截終返故鄉時,自己人卻向他們舉起了屠刀。本片本有跳出歐洲古代英雄類型片的潛質,例如可以在戰士品質與戰爭正義性之間進行矛盾糾結、同為苦難之人不得不各為其主的廝殺于造化弄人上挖掘深入,很可惜,它沒有,本片雖提供了這些元素,卻沒有讓這些元素起化學反應,把更多功夫花在了突顯戰爭的血腥殘忍上,而看不到人性的掙扎。就在我看得絕望之時,影片結尾居然意外玩起了最中國武俠的套路:攜手美人避世隱居,這幾乎讓我錯覺在看古羅馬版的《連城訣》,一笑。
《百夫長》神仙打造的戰爭片 話說法叔頗喜歡露出小身板啊 真是上相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