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01:34
首映:2003-03-14(意大利)
年代:2003
時長:108分鐘 / 10
語言:意大利語
評分:8.1
觀看數:67272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有你我不怕:Diego Abvatantuono領銜,成長還是童話? 告別彼得.潘
這種自帶人性的選擇題的劇本讓我厭煩,從小Michele掀開鐵皮的那一刻,他就遇到了一道再清晰不過的選擇題。
A o B
A:一直愛他的父母,平靜的家庭,糟糕卻安逸的生長環境村莊
B:友誼?正義感?同情?新奇?
他選擇了B
拋開善良和邪惡這兩個抽象且不清晰的界定,中立的看整個事件。。。
電影看完讓我很厭煩
十多年沒見的朋友說我,你怎么一點都沒變?我得意地得寸進尺,“長相還是性格?”她好善良,脫口而出,都沒變。我們一同默契地笑,笑得肆無忌憚,就像回到了從前,我是忘記了正旋轉著的冷酷世界,也忘了需要做緊致護理的老皮。
歲月到底待我好不好?我追隨雅致、浪漫、狂直、愛憎分明、理想化,十年如一日。或許說我一開始就老了,我未曾年輕過。或許,我始終年輕著,否則,“眼疾手快”的毛躁性格不會這么突出,視粗鄙無禮當個性的雜耍時不會如此憤怒,對蠢惡自大的丑態不會如此厭惡。當然,總會成熟老去
近來有關於小孩的話題真源源不絕。開學日有大量小孩,本埠某主題樂園即將開幕又有一群小孩,家庭糾紛慘劇受害的都是小孩,甚至早前的外國孌童案也關小孩的事。
整套片都貫以很柔和的色調,大麥田和寧靜小村莊,給眼睛暖洋洋的感覺。單看片名有「小孩」二字,還以為是充滿著童真的,但當那位地洞中的「小孩」出現時,之前所有的感覺都一掃而空,越看越替他們著緊,特別是兩兄妹跟爸爸決鬥的一幕,當然小朋友跟大人搏鬥之外,也將要面對著成長後的金錢世界。寫故事的也帶出很多童年時回憶,不少細緻的場景穿插於戲中。沒甚花巧的鏡頭,但隨著小孩的親身經歷,到晚上在被窩中寫下改編的日記,配上各種有著象徵性意味的小動物,總似留著一點點引子。害人終害己的結局都已經「畫公仔畫出腸」,但看過的都知導演就是不想格式化地拍出一套記錄片,「畫出腸」之餘只略縑有些畫蛇添足。
offical site : http://www.miramax.com/imnotscared/
http://kahsone.blogspot.com/2005/09/io-non-ho-paura.html
我一直比較喜歡看那些以孩子為主角的影片,很多小演員本性,純真的表演往往令人叫好,特別是那種與現實成人世界形成反差對比的電影往往很能震撼人心,這部《小孩不怕》就以兩個純真孩子間的信任、友誼和成人世界的艱難、丑陋的沖突展現了這個復雜的現實世界中純真,美好的一面。
單純從電影情節看,線索很簡單,一群意大利農民在一個“北方佬”的指使下綁架了一個名門望族的小孩菲利普,然后其中一位綁架者的孩子米歇爾發現了他們藏匿的孩子,接著兩個孩子結成了友誼與信任,最后經過一番波折,最終菲利普被成功營救。影片開始后不久即營造了一個懸念,米歇爾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地洞,此后每當米歇爾掀開地洞的蓋子的那一剎那我的心都會隨著他緊張一下,不知這次他會看到什么。而菲利普最終出場時顯得非常神秘,他沙啞微小的聲音有些讓人害怕,而當他總算現身時,因長期處于黑暗中而緊閉的雙眼,瘦小的身軀,身上的傷痕,讓人有些目不忍睹。而后來當他一身白衣,帶上清秀的面容時則更像一個天使,而米歇爾同樣是個天使,天使之所以稱為天使是因為他的善良
鏡頭很慢,很好的刻畫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只是個人認為主角應該再勇敢一些,但這是環境造成的。正是因為主角所處的愚昧的鄉村環境造就了他對犯罪的認識注定是一點一點深入的,還好最終他認識到了什么是該做的事,勇敢的戰勝懦弱,做了該做的事,得以成長
有你我不怕:Diego Abvatantuono領銜,成長還是童話? 告別彼得.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