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12:53
首映:2004-04-07(法國)
年代:2004
時長:109分鐘
語言:英語,法語,泰語
評分:8.6
觀看數:20098
熱播指數:246
來源網:三年影視
虎兄虎弟:口碑經典的劇情片 眼神是一種過去,任時光都擦不滅。
很不錯的一個片子。
兩個老虎之間的真情流露。
我真的很佩服導演的,兩只老虎在他的指導下還能演得那么好。
尤其是兩只老虎小的時候真的很可愛。
他們爹媽的遭遇讓我覺得心痛。
我和前男友看的第一部電影。
很喜歡,影響很深的是一段,一個小男孩和小老虎玩捉迷藏,小老虎一動不動假裝公仔,與其他各式公仔混在一起,太可愛了,嘿嘿
又看了一部電影,《虎兄虎弟》(Two Brothers)。
好感人吶。
動物縯員不是那些很白癡地配上人音,沒有那些很“人性化”的思想。有的,隻是最最純真的眼神。
這部影片的監製是法國名導 呂尅·貝鬆 ,有名的《飛鳥的遷徙》就是他的傑作。在拍了《熊的故事》之后,又一部描寫大自然動物與人類關繫的電影誕生了。
有位名縯員說過,韆萬不要和孩子與動物對戲。也許是因為孩子和動物,都有著成年人已經流逝的純真吧。
當小酷瑪和桑嘎遇到種種睏難時,當他們眼看著失去親人時,那眼裏的情感是如此真摯動人,像是在掌心融化的冰塊,看了有種透心涼的心痛。
這應該不是在縯戲吧?也許對那些動物“縯員”來說,從頭到尾就像是真的髮生了這么多變故一樣。
酷瑪和桑嘎,一個進了馬戲團,另一個成了孤單男孩的寵物。其中的種種細節,是如此難忘。
先說說酷瑪。原本的酷瑪要比桑嘎強硬很多,是個懂得保護弟弟的好哥哥。被媽媽拋下后,被獵人艾丹收養,並和艾丹建立了友誼。酷瑪很喜歡喫艾丹的糖,還喜歡吮吸艾丹的手指(剛剛離開媽媽的孩子呀。。。)
已經是第三次看這部電影了,依然興致盎然地看到了結尾。實在佩服法國人拍動物戲的水平,連老虎的眼神都那么有戲。不論是小老虎的無邪還是虎媽媽的哀怨,都那么打動人。在斗獸場上兄弟相認那場戲,虎兄虎弟怎么那么有演技,四目相視一剎那的驚喜都那么真實。
神廟廢墟里老虎的家園寓意深刻,瀕臨滅絕的叢林之王和失落的文明都美得讓人震撼,卻也正在令人痛心地失去。
殖民者在片中的確被美化了,包括良心發現的獵人,也包括執政官的兒子,誰讓導演是法國人呢?
有人說大團圓結局弱化了影片的現實意義,可我就喜歡這個大團圓結局,就讓我們溫馨快樂一回吧。當結尾一束陽光透過虎媽耳朵上的傷洞照過來時,我真覺得比鉆石還耀眼,三母子在叢林中靜臥的場面,是我見過的最溫馨畫面。
拍攝花絮
·影片由高清晰數字攝影機和35mm攝影機共同拍攝完成。
·為了完成一些危險畫面,劇組使用了假虎。阿諾說:“有多個場景無法用真虎拍攝,比如說叢林中老虎被烈火圍困的場景就是由假虎和特效合成的。”特效部門共制作了5只全尺寸的成年虎、3個機械虎頭和多個虎崽的局部。為了拍攝特寫,他們甚至還制作了虎爪和虎尾。操作機械虎頭需要4個人來完成,一個控制穩定架,一個控制虎頭,另外兩個遙控眼睛、鼻子和嘴。由于特效組制作的假虎非常逼真,以至一只雌虎將假虎崽當成了真虎崽,帶回窩中不肯分開。
兩只(兄弟)、四只(加上虎爸虎媽)甚至是五只(馬戲團里還有一只)老虎的故事。小老虎長大那一部分尤其像紀錄片的手法,不只這么簡單,它還很像一部魔幻片,因為片中的老虎都像人一樣,獸性完全被弱化,真是天馬行空。這種擬人的手法做出來的效果還不錯,很讓人開懷,也制造了不少淚點,看似拉近了觀眾與老虎這種兇猛野獸的距離,拔高一點說,也會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但結果流于表面。因為,除了對老虎的細致描繪以外,片中人物性格很不鮮明都是一根筋,所以,人與老虎之間的感情的溝通也比較粗糙,這個“拉近距離”的效果自然差強人意。你也許認為,這本身就是一部講老虎的片子,但人類的部分劇情有些不明白,比如區長夫人對獵人的隱蔽的感情,無頭無尾莫名其妙,還有高官那一段對虎彈琴更是沒甚意義。雖然BUG有些,但片子能拍出來,相信劇組一定下了不少功夫,畢竟拍動物電影難度太大,尤其是這么多只老虎,還得把他們拍的,都像人。
虎兄虎弟:口碑經典的劇情片 眼神是一種過去,任時光都擦不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