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讓人痛心,羅曼一直活在媽媽的心愿里,最后只有四個字"毫無意義",看到那些歌頌的評論更讓人痛心,痛到無言。
即便我不接受這樣的母愛,我也很難不為這部影片感動。一個傾盡所有為兒子的母親,一個達成母親所有期盼的兒子。
在母親的關愛下,在黎明許下的生命承諾永遠難以兌現。之后你只有頹廢,直到生命的盡頭。把你抱在懷里,把你放進心里的女人,已成為記憶。關愛的臂膀環繞脖子,溫柔的嘴唇述說著愛戀,但是你最清楚,你早已發現泉水,并將泉水飲盡。
所以
夏洛特.甘斯布飾演的母親太有魅力了!美麗勇敢又特立獨行,雖然傾注到兒子身上的愛又過于濃烈而沉重,但是兒子畢身的成功離不開母親的支持和鞭策。當然,極端的母愛給兒子帶來的除了成功,也是終身的負擔。
在以前的認知里,我覺得西方人之間的親情遠沒有這樣濃烈而沉重,更多的是很親密但帶有一絲疏離,父母不會干涉孩子的人生,更不會拿愛變成桎梏他們的枷鎖,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相處是平等而自由的。影片中的母子更像是中國的傳統母子,一直以為只有在中國,傳統的母親才會不辭辛苦

看影評一半在感慨母愛偉大,一半在評價羅曼母親教育方法的另類極端。我卻驚嘆羅曼的隱忍、爆發和自我的良性引導,如果換一個暴躁自負的“羅曼”,會不會最后的結果他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也不會成就卓越的戰績功勛,而是自暴自棄性格分裂反社會的人格類型呢?母親的獨立、堅強、對待事情的嚴苛,影響并挽留了他一生,前半生他逼迫自己達成她在他身上所有虛榮的“妄想”,以換去他自我意識里的“自由”,而當一切妄想皆實現為榮譽的時候,他才發現她早已去世,去世的那一刻她并不知曉這一切

我媽媽對我成為技藝精湛的小提琴家充滿期望。
我決心要滿足她的期望。
我太愛她,沒有意識到她的夢想太過天真和繁重。
我讓她很失望
以后我們再也沒有提過小提琴。
那一天
我發誓要扭轉局面,讓世界為我媽媽臣服
我要讓她的犧牲有意義
要配得上她
我愿致力于這個目標,奉獻我的一生。
地中海
瞬間讓我屏住了呼吸
那天之后 每次我見到它
都覺得它帶走了我的憂愁
那微笑讓我付出的代價
只有她知道
因為她也笑了
她將自身的力量傳遞給了我
這將留存一生
你母親去世三年了

【童年的許諾】我只記得冬日里的雪,落滿了整座城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