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21:54
首映:2005-06-17(中國大陸)
年代:2005
時長:99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3
觀看數:75488
熱播指數:364
來源網:三年網
求求你,表揚我:經典!表揚不難,虛榮可貴。
05年(或者03.04年)的南京和北京,為什么選擇這兩座城市,南京在市場經濟推動下,城市新興部分非常接近上海的活力,而城區遍布高校和名勝,使得這里比上海更具滄桑的書卷氣息,加之影片中的輕煙彌漫、煙雨蒙蒙,這種矛盾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著那無形的“主旋律”;然后,北京是首都,首都有著不容懷疑的正確性,這兩種差異對影片的推展有絕對重要的作用。
角色和演員的匹配度非常之高,范偉的臉一旦出現在鏡前,就立刻暴露了一種小良民的執拗和愚鈍,王志文的演技也是令我不可思議的
楊紅旗父親典型老一輩的作風,自己苦自己累,但是看不的別人苦別人累,他希望有生之年安看到兒子能被表揚,是因為他希望自己那一輩吃苦耐勞助人為樂的精神能傳承到兒子身上,活了一輩子的人了,他怎么會不知道村里的干部黨員對他有微詞;在村支書看來,我們本來都是為人民服務的人,但是我現在不是了,你還在堅守初心,我羞愧內疚,所以村支書才說,他死了對大家都好,他解脫了,我們已忘初心的人也解脫了;
王志文的角色他在面對年輕漂亮的陳好其實是有片刻動搖過的,他的主編和村干部是一類的人
楊紅旗是來自歷史深處的紅色幽靈。在那個時代,拿多少張獎狀就像現在賺多少錢一樣。病床上的勞模老父親被窗戶外的陽光照著,就像是沐浴在圣光下一樣。在那個時代,勞動者是被關注的,是被尊重的,是最光彩的一個階級。
對紅色榮譽的渴望,在21世紀是很荒誕的。大齡單身的民工楊紅旗本來只是想在情人節的晚上去粉巷買個春,他那時已經放棄了所謂的道德了。這和《埋伏》里的小人物不一樣,在《埋伏》里面,他們為了正義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即使被警官徹底忘記也還是有自己的堅守。到了這里,小人物被世界忘記
我不能相信,因為你說的話,我愿意相信,因為你的眼睛。我有些無奈,因為我是我,假如我是你,便不用費如此周折。
-------假如我是你
有時候聽別人說話,不能大致的判斷事情的真實性時,你的直覺就起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從對方的眼睛里可以傳達給你一些關于此事件的信息,很多人都愿意去相信,眼睛是不會騙人的,如果對方一是一個赤誠的人。
第一個畫面是一個長鏡頭時,主角一張板正的臉就定格在整個畫框中,看起來老實又誠實的臉,甚至有些憨傻,他的行為也出乎人的意料,一個將近四十歲要到不惑之年的人向報社的的記者(王志文飾)求表揚,為了年輕時有著無數榮譽如今癱老在床的父親能有個安慰。不知背后情的人,聽起來似乎是個玩笑,所謂表揚,這種事情是做過符合人們價值觀中正能量的事情,有益社會主義道德化建設的好事,當然不會主動向別人去求表揚,除開稚氣未脫的兒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自我認同之外,當記者聽完他的目的時毫不猶豫的大笑,似乎自己真的聽到了一個能發笑的笑話,故事便從這里開始,由一場笑。
這部電影的名字很奇怪,求求你,表揚我,為什么表揚還需要低三下四請求呢?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才發現主人公楊紅旗之所以要請求報社表揚他,是因為他的父親患了癌癥快要去世,希望他的兒子接受一次表揚。
父親對孩子的期望竟然是希望他獲得表揚
看到這里更覺得摸不著頭腦,現在父母的希望一般是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找到好工作、成家立業穩定下來,怎么會有這種奇怪的要求,希望孩子受到表揚?太奇怪了。
直到報社記者為了采訪楊紅旗來到他的家
楊勝利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還有更多個楊勝利,楊紅旗則是那個時代的下一代,兩代人看似成長于不同的年代,但一個時代的影響并沒有隨著那個時代的終結而結束。自始至終,楊紅旗都沒有撒謊,只是隱瞞了一個事實“我把她給干了!”。
影片開頭,古國歌問楊紅旗什么是幸福,楊紅旗的回答里滿是別人的幸福,而非自己的。“我餓了,我看到別人手里拿著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廁所,但是只有一個坑,你蹲在那兒了,你就比我幸福。”楊紅旗在報社等人的時候,有椅子不坐,坐在樓梯上
求求你,表揚我:經典!表揚不難,虛榮可貴。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