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01:10
首映:1962-01-01(日本)
年代:1962
時長:96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8
觀看數:30475
熱播指數:134
來源網:三年影視
【椿三十郎】好刀放在刀鞘里
本來想寫短評的,可以感覺得到短評的字數限制是我再怎么精簡語言都沒法形容全的。
夫人問浪人你是什么名字?浪人明顯不想提起自己的本名,而是簡單的看了茶花說自己叫椿三十郎,實際上他并不是。為了緩解氣氛,說自己已經快四十了,和后面斥責九人說七十互相對照,充滿趣味,也增強了整體來講人物的可信度和劇本的完整度,更是預示著椿三十郎最后離開的結局。
黑澤明用了兩個鏡頭,第一個鏡頭是茶花的全景,燦爛異常,第二個鏡頭是茶花的近景,異常燦爛,直接硬切
日本人對美的追求盡顯陰柔,即便在一個充滿陽剛氣息的語境下,女性的視覺亦有動人之處。這讓我覺得俯視蒼生的目光充滿母性。《穿心劍》中總管夫人對“落花流水”的贊美,伴著暴力撕殺的進行,美與人性中的惡錯綜交織。她對“光氣太重”的椿三十郎所作的委婉的規勸,散發著宗教色彩。所以欣賞完《穿心劍》,我對片尾那段影史垂名的對決并不太感冒,而認為椿三十郎俯身助夫人翻墻的鏡頭實乃影片點睛之處,此處的甘作卑微,不僅是武士對主子的尊敬,更是殺戮之人對慈悲心的肅仰。
大劇情與小細節兼備,場景調度好,不失趣味性。
斗智,東方智慧。不以宏大場面取勝。
武士片,有東方特色的動作片。武士題材,可承載各種內容。
作為義的表征,作為荒誕性的存在,士族沒落的恐慌,紛爭的家族性,等等。
黑澤明電影劇本結構,追求戲劇性的劇本標桿,有豐富的戲劇性,戲劇性往往導致趣味性。
國際視野的劇本敘事。黑澤明影片故事的延續性與一體兩面:
《椿三十郎》、《生之欲》、《影武者》東方敘事,分別呼應《用心棒》、《羅生門》、《亂》西方敘事。
前者側重家族性傳承背景,后者著重陌生化抽離建構。
我想這套戲是進入黑澤明世界的好開始。
它節奏明快,充滿通俗而娛樂成份高的情節:武打、計謀、伸張正義、高手對決、血腥、幽默等等。但又不乏深意及高超的拍攝技巧。
看後第一個感覺是,黑澤明大師竟然可把內容相對通俗簡單的故事拍得如此圓熟,又以一場傳頌後世的經典對決和深刻的反思把整套戲畫上句號。這套戲令我十分拜服黑澤明,鍾愛程度僅次於七人之侍。
我誠意推介給所有未看過黑澤明,又或者總以為黑澤明老氣橫秋的人士。
'你像一把無鞘的刀,很鋒利,但好刀應該放進刀鞘里'。
夫人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我不禁想,一個人的'鞘'是什么?一個有鞘的人應該是怎么樣的?
春十三郎言語尖刻,舉止放浪形骸,不依禮法;他浪跡天涯,無心謀求出仕和財產家業,總之他不被世俗觀念束縛,是一個隨心所欲的人。
由此可見人的鞘當然是社會規則,一個收在刀鞘里的人是把自己約束在社會規則里的人。對于椿三十郎的時代來說最核心的就是禮儀、等級制度等。
我也是一個隨心所欲的人,不愿意被不認同的社會規則所約束
【椿三十郎】好刀放在刀鞘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