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7 20:02
首映:2018-10-16(英國)
年代:2018
時長:60分鐘
集數:6集
連載:更新至13集
評分:8.3
觀看數:99622
熱播指數:923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告密者】情不為因果,緣注定死生
這就是生活,無可奈何
英劇informer,個人覺得某字幕組翻譯為線人要比“通知者”或者“告密者”要更為恰當。
誠然,informer這個詞匯作為名詞詞典上是通知者,告密者的意思,但是結合這部劇中劇情,無論是反恐組織還是警察,都是在發展信息提供者,“information”的提供者,其實就是線人而已,如果翻譯為“通知者”中性詞匯,也沒有立場還有好惡的區分,而翻譯為“告密者”更是給人一種這是個暗樁的感覺,問題是向執法機關提供信息的人,至少也是一個正面人物吧。
話說到此
這個電視劇的內容本身是極不討好的。在這個對穆斯林態度日漸惡化的世界,拍這樣一部政治正確的反恐臥底的電視劇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
英國的穆斯林實在太多了,片中所描述的東倫敦除了高大上的金融城稍微走偏了點就是很危險的所謂rough area了。
片中的男主(或者是男二)因為女朋友high搖頭丸進了醫院被反恐警察發現,又因為他養母的黑身份被脅迫當了臥底。
更精彩的是,此反恐警察自己以前也是臥底,打入英國納粹種族分子內部,還隱瞞身份泡了個妹子(此事有真實事件背景,最近幾年剛剛被捅出來
反恐變成悲涼之事,當恐怖分子被擊斃時,并沒有大快人心。日常中的點滴矛盾,反而浮出水面,開始纏住相關人等,爆發出突如其來的殺戮與暴力。電視色調偏黃昏色調,配樂婉轉悠揚,勾連出無法避免的悲劇結局。記得小時候看《敵營十八年》,屏幕上的浩然正氣滾滾而來。而在這部電影中,臥底只能在黑暗與光明中切換,閉上眼睛,不斷回味逝去的溫存片段,慰藉茫茫人生。
首先,如果你喜歡犯罪反恐類的劇集,且喜歡英劇的話,我推薦你看這部。有輕微劇透,而且很長,沒圖,所以請自行斟酌要不要繼續看這篇日記。
----------------------------------------------------------------------------------------------------------------------------------------
自從2005年倫敦巴士爆炸案之後,英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在反恐上,而反恐這個題材也被製作成了各類電影劇集,紀律片和書等等。這些年我也看過不少,小時候看熱鬧,現在長大了看到的卻是糾結的人性和無法抗拒的命運。
距離看完《Informer》已過去兩周,總想寫點什么。這部劇給我的感受是多維的。毫無疑問,這是個基調悲傷的電視劇,結局的悲情只能用四字概括:無人生還。請允許我提前預告,本篇觀感有劇透,介意的朋友可繞行。
可以說,本劇的導演很用心。作為觀眾,對于犯罪懸疑類題材的影視作品,個人認為評判它是否驚艷優秀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于劇情的把控權始終都應在影視創作者手里,而非觀眾的主觀能動性中。一旦讓觀眾中途猜曉劇情走向甚至結局,那么此劇無疑會以失敗告終。《Informer》顯然是成功的
象征是影射因果關系的手段嗎?因果關系本身就是現實嗎?魚骨頭就代表魚的所有能殘留的歷史嗎?
象征這個字眼指的是,帶有附加指代性意義的事物、行為或詞語。通過語言或圖畫構成的一個判斷或表達法,假若除了它們顯而易見的本意之外,還帶有另一種暗寓意或屬靈、象征性或虛擬性的意義,那就都被視為寓言、諷喻或象征。
片子慢,但很棒。
如同人要想想才能說話,說話的過程中人的意識又在不停變,如同一個老去的英國。
英國導演把“象征”運用到到經驗主義英國的反恐執法部門的執法手段的尺度上
【告密者】情不為因果,緣注定死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