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觀影#1939年版《呼嘯山莊》
不太記得原著的內容,但是這一版本是有重大刪改的,故事到男女主角死亡就結束了,沒有下一代的故事。
網友評論說,勞倫斯.奧立弗并不算完美的演繹,氣質不符,少年版男主角反而天生是戲精。
我理解的就是,貪心不足,愛不得,恨得入骨,皆不得善終,到底也是扭曲了的性格,甚至覺得,女主角的父親不該一念之善,把他帶回家。
愛而不得的事情太多了,比較佛系的當然是佛系的放下,自在,祝福。就男主角這個性,他得到了也不會珍惜。

影片概述:一對年輕的戀人因為各自心中的俗念一一對優裕生活的追求、因美好幻滅后的報復,致使兩人雙雙落入毀滅的深淵之中。
理論建構:西方美學史上,博克首次將美與崇高做比并提出“美以快感為基礎,而崇高以痛感為基礎”。通常而言,崇高具有壓倒性的氣勢、怪誕的形式,并表現為道德的高尚性以及對形式美的破壞。崇高使人在痛感中產生驚嘆并最終轉化為快感。本文將從影片創造的人物形象這一主觀條件以及電影空間這一客觀條件出發,分析影片向受眾提供的情感價值是如何從單純的審美性上升為崇高感的。

命運之音的沉潛——記勞倫斯奧利弗版《呼嘯山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