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沉重的故事,種族主義的極端表現,就是不同種族相互間殘殺,這是人類最深刻的悲劇,任何一個物種和動物都不會像人類一樣對自己的同類進行虐殺,這是一種悲劇,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人類的惡性會極大地暴露出來。人類各民族只有放下世代恩恨,倡導民族融合和共同發展,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才能戰勝各種困難,民族之間相互恨視是沒有出路的。
同時,影片也充分歌頌了人類對命運的態度,在極其痛苦,極其殘忍的環境下負重忍耐,能夠把自己的忍耐力發揮到極限而生存下來。

二戰期間,在納粹德國的扶植下,克羅地亞法西斯組織“烏斯塔沙”在南斯拉夫王國克羅地亞地區成立了傀儡保護國。烏斯塔沙叫囂著要建立純粹的克羅地亞民族國家,為此他們把納粹德國的種族清洗政策發揚光大,在克羅地亞全境建立了30多個集中營來關押和屠殺塞爾維亞人、猶太人、吉卜賽人和其他參與反法西斯斗爭的克羅地亞人,這30多個集中營中規模最大的就是有“巴爾干的奧斯維辛”之稱的亞塞諾瓦茨集中營,它同時也是二戰軸心國的第三大集中營。
亞塞諾瓦茨建立于1941年8月,地點位于薩瓦河畔

東南歐的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系,有點類似于東北亞的韓國和朝鮮。韓國和朝鮮相互敵對,主要體現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而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敵對多年則更多是因為宗教原因。
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人都屬于南部斯拉夫人種,祖祖輩輩生活居住犬牙交錯,兩個民族關系好的時候,大家都是好鄰居好朋友,男女通婚更是不分你我。兩個民族最大的差別就是:克羅地亞人信仰天主教,塞爾維亞人信仰東正教,就像影片里說的“大家就是比劃十字架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但問題就出在他們生活在一個重要的戰略十字路口

不想在洗浴中心看春晚了,就胡亂來篇賀歲號吧。
沒想到自己的除夕片,會是一部反克的塞爾維亞電影《來自亞塞諾瓦茨的達拉》。早在今年年初,曾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普機場負責高科技驅鳥工作的朋友顧冰競,就發來資源,說是自己聽譯的字幕,讓我看看,點評點評。無奈當時早答應了波米,做他反派2021外語片回顧的直播節目,而忙于刷去年的重要資源片,就落了下來。再往后,又強迫癥地把電腦里的先看完,就一直拖到了除夕這天。
在催生的春晚節目和鬧騰的賀歲檔之前,來一部沉重的集中營題材,確實不喜慶。當然

看完塞爾維亞電影 來自亞賽諾瓦茨的達拉 后補了一下克羅地亞在二戰時期的歷史,大概導演拍這個電影的目的就是這個吧。
不是很喜歡電影本身,主題先行罵克羅地亞人沒問題,民族主義也能接受,但極度厭惡一直拿孩子做文章。開篇骨肉分離和小孩子被殺害很動情,可是一直都是小孩子被殺就沒法看了。小朋友的死亡是為了表現看守的殘暴,可是集中營的看守都是符號化的人物,男的像臉譜,女的像女臉譜,壓根記不住這些反派誰是誰,到底做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就知道他們動不動就殺人。
這也是電影最大的問題
來自亞塞諾瓦茨的達拉:銘記歷史才能正視自己,真誠懺悔方可彌補裂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