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音樂的萌芽,一幫追逐夢想的年輕人,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商業化是必不可少,但是搖滾原本的那些東西也被保留了下來,還是值得力薦的,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會存在這些東西,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導演將他們糅合在一起,最終的效果不是特別好,但也還是保留了搖滾獨到的一面,不然不會引發這么多人的抨擊,搖滾還是在少數人手上,抨擊只是嘴上或者鍵盤上的搖滾,不適合看這么獨到的電影
北電場先一步看了《搖滾英雄》,華語青年影像展的展映作品,一部打破傳統充滿新意的影片。
雙線敘事的結構并不新鮮,細想有其用意。1990年正值中國搖滾黃金時代,2010年至今應算中國搖滾逐漸復蘇的時代,兩代武為的故事也分別暗和時代氣質。年輕版武為的理想主義極端浪漫,中國搖滾蓬勃氣勢和戛然而止,中年版武為在草莓迷笛上的找尋似乎暗合當代搖滾大眾化下的搖滾精神回歸。個人命運與時代特征的高度契合。對于影片來說,難處理的是兩個時空講的是同一個人(由不同的演員表演),兩個時代的武為處于完全不同的環境與心境中,但20年的時間跨度下又潛伏著難以言說的情感的放縱、延續與回歸,影片的處理手法相當嫻熟,無論是劇情安排還是美術設計時代感都很強,注重細節的真實,帶著觀者在兩個時空來回穿梭,感嘆青春與時間的流逝,感受愛與夢想的偉大。
在聲音方面的處理非常驚艷,這也是一個音樂題材的影片應有的氣質,可以看出導演和錄音在聲音方面細膩的設計,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電影的錄音難度很大,聲音的層次感非常強,很重視非語言類聲音的敘事

《搖滾英雄》撞開青春的迷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