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首頁推薦的封面上,女主角Julia Garner戴著Anna Delvey標志性的黑框眼鏡,頭發蓬松分叉——這正是我當年在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上對這個紐約騙子名媛的第一印象——她的發質如同她的氣質一般發毛。
我本來對這一類社交八卦就不太感冒,所以從未細讀新聞內容,只是隱隱覺得這個連假姓氏都既不德國也不貴族的25歲小姑娘,能騙倒紐約上層社交圈,接觸到的應該是社交圈里不太入流的new money。簡而言之,沒有底蘊識破她牽強附會的貴族背景;沒有智力解讀她不甚高明的自我包裝;沒有眼界看穿她似是而非的編造伎倆

當時就是看見這段話去追了這部劇,是一個根據真實發生的事件改編拍攝而成,只有短短九集,但是映射了許多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人類的虛偽與矛盾。Anna雖然是一個騙子,但是并不是一個肚子里沒有學識的人,她精通多國語言,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極強的觀察能力,能捕捉人物內心深處的缺失而迅速作出反應,因此她“騙”到了上流階層的許多精英人士為她的事業而籌資貸款。
很多人都說她就差最后一步了,如果有一個好的出生,那么她就成功了…但是她有一個很好的底色,就是她的學習能力與隨機應變的能力
這是印象比較深的第二部以單個女性罪犯為主角的劇了。上一部是電影茉莉牌局。與茉莉只是在灰色地帶試探不同,這部的安娜是個貨真價實的詐騙犯。
劇情還是很吸引人的。故事一集接著一集推進,讓你和女記者一起不停好奇安娜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事件本身很有戲劇性之外,同樣的一件事從不同人的角度去描述也常常會有反轉。不過每次只是看女主付不出錢,在那兒虛張聲勢轉而指責他人的時候都壓力山大——做騙子對心理素質要求確實很高。比較不解的是安娜付朋友酒店的房費到底是哪兒來的

整部劇讓人感覺”什么鬼? 一頭霧水”,這是主調。 不禁讓人質疑是不是很多重要細節沒有被拍出來或者是不可以說的秘密。拍攝方式顯得時間線混亂,讓人感覺劇情理解費勁~~其中飾演vivian的演員和瑞秋那位演員,看起來都有年紀了。 兩個人看起來很像。一個是記者,一個是編輯。臉盲癥一直存在,直到看到后四集,才能知道兩個人的區別。整個劇情都很不可思議。沒有一毛錢,怎么可以入住這么多五星級酒店? 入住就要刷預授權的, 卡不能用了,怎么入住,憑啥?瑞秋這角色,普通人哈著自以為的“富豪”

【虛構安娜】Very Sad to Watch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