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王的教室》的平凡
或許我們不需要對《女王的教室》太認真。它畢竟是一套電視劇。它在每集的開場白時,就將內容定位為「一群小學生對抗高壓的老師」,算是政治正確。而結尾曲的舞蹈則完全與內容不同,俯瞰角(劇中為了強調真矢的高壓,及與小學生的身高距離,經常以低角度的仰角拍攝),色彩鮮艷的便服舞蹈,真矢解開束上頸項的鈕扣、放散頭髮,帶領大家跳舞——舞蹈的姿態強調柔軟(而非伸展)、半圓形的動作(而非劇中的硬直繃繃)。都是紓緩劇中沉重壓力的措施。
但我還是無法對這部電視劇等閒視之。大江健三郎在《為什麼孩子要上學》中說過,在學校裡,每天都有敬拜天皇的時段,大家都習慣把天皇當成神。當二次戰敗天皇認錯,大江的信仰就崩潰了:為什麼神會犯錯?然後他就不再相信整個教育體制,因為這個體制可以如此大規模地灌輸錯誤觀念。他認真地想,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如果是要追求知識的話,並不需要到學校去。因此在日本,對教育的質疑某程度上與對國家的質疑掛鉤(我是這樣理解《模倣犯》和《禁室培慾I》的),而日本人揮之不去的陰影是

看起來真矢是特別現實的人生觀
但有的時候劇情又過分理想了
雖然早已經認識到人生是很殘酷的事情
但是這樣直白地說出來
換成是我當年
一定沒辦法理解吧
這是給成年人看的電視劇

在初中那個懵懵懂懂的時代接觸的日劇 大概算是人生第一次看日劇 還記得當時小小的初中生 暑假的每一天 從冰箱里拿出一瓶飲料 把零食從客廳茶幾轉移到電腦桌 搬好椅子 把垃圾桶拉在自己身旁(為了方便扔垃圾)用鼠標點下“開始” 啊這樣一想 當時小小的自己 真的對于看劇超有儀式感了 令小小的自己有回味感的一部劇 后來又特意回看過自己很喜歡的劇情 很nice

教學理論與實踐課上老師放了這部劇,課實在是水,僅有的收獲之一就是它了。雖然,我提出的問題蠻幼稚的,有的需要我去查查資料關心現實,有的只要親身實踐就不得不去尋找解決方案了。我此處擺出的問號,可能很快就會被遺忘,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即便是先瀏覽了短評,了解到真矢老師原來有她的用意,在看劇時也盡量揣摩,但內心還是擺脫不了那些壓抑和恐懼,仿佛我就是和美身邊的一員。
和美渴求和睦,希望出頭調解,希望反抗不公,卻又總是和內心的懦弱斗爭著

女王的教室,你要來試試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