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舞臺劇的原始劇本提供了還不錯的文本和故事線,買兇殺人雖然不少見,但將弒母、弒妻、弒子、亂倫、通奸、未成年人性行為……所有不恥融在一起,還算是有爆點的,特別是在上世紀50年代。
作為電影,除了直接的暴力表現和裸露鏡頭,威廉·弗萊德金 William Friedkin并沒有給出新的嘗試,連敘事都是偏舞臺化的。而且這么多好演員,都沒有被很好的發揮其極致性,特別埃米爾·赫斯基 Emile Hirsch和朱諾·坦普爾 Juno Temple。除了馬修·麥康納 Matthew McConaughey在這一年多頻繁的轉型之作中,這個收著演角色還算有點不同,不過也沒有讓人多么刮目相看。
是不是每個傳奇大導演到了晚年都喜歡把話劇、舞臺劇搬到電影銀幕上呢?已故大師伯格曼自不必提,法國新浪潮的阿倫雷乃更是一根筋地鉆到劇場里不亦樂乎地玩出各種眼花繚亂的新招。現在輪到William Friedkin,這位早在70年代拍出驚世駭俗的《驅魔人》和《法國販毒網》的美國大導已年逾70,近幾年迷上話劇改編,繼前作《千瘡百孔》后,今年入圍威尼斯競賽的新作也是跟同一位編劇合作,改編自熱爆話劇。
坦白說,我個人感覺有點兒失望。初初看電影名字還以為是那種冷酷無情的殺手片,又或者是科恩兄弟那種詭異的黑色電影,結果都不是期待中的那樣。大導演似乎鐘情某種惡趣味,血腥暴力色情一個都不少,陰謀詭計接踵而來,其核心故事卻是一個家庭倫理劇,里面還有種種肥皂劇的狗血橋段。殺手的介入隱隱看出是某種類型電影的母題,但是又被其他線索沖淡,感覺極其怪異。
人物塑造偏臉譜化,尤其是那個后母,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就似乎給出最后的答案了。或者導演根本就沒想過讓觀眾去揭穿什么陰謀詭計。他就像一個電影老頑童,在各種電影類型的元素里加入強烈的幽默感

“殺手喬”2011年度佳片,10年前,什么造成13年后家庭所以成員人格分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