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10:25
首映:2010-06-18(中國大陸)
年代:2010
時長:106分鐘 / 97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8.0
觀看數:78413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海洋天堂”天堂里海水是甜的
這真的不是一篇影評。我不對電影本身作評價。
我是在學校和同學一起看的,看完后許多人發表感言。作為社會學出身,公共政策、非營利組織管理方向的學生,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看完后第一反應就是,政府太糟糕了。針對弱勢群體的保障措施不完善,不夠支持民間機構,等等等等。這些指責是有道理的,因為是事實。
談到解決辦法時,句型無一例外是“如果政府可以怎樣怎樣,而不是怎樣怎樣,就會怎樣怎樣。”人人都會推卸責任。一味指責政府責任未盡,職能缺失,將自己置身事外,實際上是將自身的公民權交給了政府。自己放棄了公民權卻轉而指責政府,這是一種劣理性。
如果真要說到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針對兔唇的孩子的政策也并不完善。但嫣然天使基金有了,就沒人拿“政府對兔唇的孩子責任未盡”說事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件事情有人在做了。往往就是這樣的邏輯:如果存在問題,就一定應該由政府來做,就一定是政府的錯。但是憑心而論,面對繁雜的社會問題,政府即使有心做些什么,在中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從政策制訂到執行完成改革的
“李連杰終究還是我們大陸人”,這是《海洋天堂》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盡管有全國武術冠軍的輝煌,盡管有香港功夫片“宗師專業戶”的盛譽,盡管不幸沾染了美國B級動作片的一縷邪性,李連杰的本色,終究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大陸男人。一個男人如何從陽光燦爛的少林小正太長成滿面風霜喋喋不休的大叔,背后的艱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是當他穿上一身工裝頂著一頭花白的短發跟老板商量:“我想請兩天假……”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位大叔輝煌得嚇人的履歷仿佛都是幻覺。他從來沒有離開過,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就在這里,伴著我們一起變老。
同樣是放低身段,同樣是文藝路線,成龍就不會給我們這種感覺。大哥再怎么扮衰,香港市民的狡黠和明朗是藏不住的,而杰仔,只要他愿意,大陸小老百姓普遍未老先衰的那個“衰”字隨時可以洋溢出四肢百骸——沒法子,大陸人過日子難啊!人家是人定勝天,我們是天定勝人,不扮海龜,能長命百歲嗎?
影片的故事很老套,講一個得了晚期肝癌的父親如何努力給患自閉癥的兒子找一個好歸宿,讓人忍不住聯想起《星星知我心》一類的苦情劇
今兒跑去東直門看《海洋天堂》,原本為的是隨電影附贈的一張電影宣傳單曲的CD。關于此片豆瓣上有一句影評,說以前他讓人流血,現在他讓你落淚。鐵漢到底有沒有柔情我不敢確定,至少《投名狀》的年代我還不覺得李連杰大叔略顯僵硬的笑容有多少感染力。不過在MOMA看片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路人小姑娘哭得是一塌糊涂,連我都為沒有擠出點液態物質應景而心存遺憾,不過總的說來選在父親節檔期上映的這部影片,至少在飆淚方面絕對給力。
本片導演兼編劇薛曉路作為曾經《和你在一起》的編劇頗有能量,這次搞來了數位幕后大腕助陣,包括王家衛御用攝影師杜可風擔任攝影指導,曾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的奚仲文擔任美術指導,以及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讓親自為電影配樂,主要內容來自于她十多年來在自閉癥學校“星星雨”擔任義工的親身體驗,選取了絕癥父親的視角講述了孤獨癥患者和父親的親情,有一個勉強算是樂觀的結尾。這片兒不算太主旋律,這位北電副教授在混過幾年CCAV科教頻道經過潛移默化之后還能出淤泥而染的不算是很嚴重,讓我感到甚是欣慰。
趕在上映的第一天去百老匯看。是Marco期待已久的一部片子。昨天在網上看到預告片,看到藍色的天空和大海,心就飛去了。
右手邊的兩個女生是紅著眼圈走出電影院的。說實話,沒有預想的那么感人,卻也足夠讓心中的那根敏感的神經為之一顫了。這是一個平凡的故事,可能會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而關于父母之愛,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能講出一兩件讓人感動的事情。幾乎要忘記李連杰是個打星,把一個身患絕癥卻仍然放心不下兒子的父親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他只是不放心,放心不下他走了之后兒子吃什么,做什么,沒有他的照顧兒子要怎么生活。感動的是父親扮成烏龜,希望大福能相信自己會變成一只烏龜,這樣,爸爸就一直可以陪著自己。感動的是大福最終可以自己獨立地生活,父親的所有努力都有了結果。
我在想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離去,那么他應該為他的摯愛做些什么?想起了電影《附注,我愛你》。又想起小的時候我被小狗咬過,當時自己也沒覺得怎么樣,后來也不知道怎么知道原來狂犬病是有潛伏期的,于是就簡單地覺得自己快要死了。有天晚上就哭著和姐姐說
“海洋天堂”天堂里海水是甜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