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5 06:56
首映:2009-10-15
年代:2009
時長:Hong Kong:
語言:粵語
評分:6.0
觀看數:76508
來源網:三年影視
三觀被顛覆的動作片 閱讀觀影游戲日常觀察日計-1-同門 閱讀觀影游戲日常觀察日計-1-同門
Sololau/文
沒想到邱禮濤比杜琪峰還極端,他看起來就像一個剛吸足了大麻的憤青,本以為《以和為貴》最后占米仔永無翻身之日的結局已經夠昏暗了,沒想到《同門》里的阿SIR堅決眼里不留沙,安定和諧的環境還不滿足居然根本不允許地下秩序存在。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同門》里的臥底只是個瘦弱的女子,當然不是小看女人,而是側目相看,《無間道》里陳永仁沒有做到的,《學警狙擊》中laughing哥沒做到的,這個女人只用一個手機就都做到了。一個龐大的幫會一夜間被毀滅,充分印證了那句“紅顏是禍水”。
電影《同門》由始至終都透著一股憤怒的末世情緒,這場江湖大風暴開始時候氣氛如箭在弦,每個話事人都岌岌可危又彼此虎視眈眈。但導演似乎一直刻意地隱忍著,一直到最后局面完全失控,同門亂斗,這種情緒才放肆的發泄出來。但可惜,辛苦積累的快感還沒淋漓就被悲哀的情緒所代替了,有點虎頭蛇尾的意思。總體來說《同門》的可看性一般,娛樂性不強,與邱禮濤之前的作品《laughing gor之變節》、《黑白道》相比,要遜色一些。
很多年就聽過執政者是最大的黑幫這句話,就是戲眼嘍。
很多伏線細節豆瓣評論都有解析,情節細節打磨導演都做足功課。
看黑水講美國打伊拉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珈啡也舉例三國,戴生要安定繁榮。扯的大道理,亦有香港時政流行文化的土壤。我都見過沒讀過幾年書的香港人,討厭大陸人但也覺得如果長毛當道香港明天亦不會美好。我當時想這算不算民主文化的水漲船高?文化這個東西,是精英思潮在底層流動形態,普遍的認識其實是有扭曲的,比如我們從小接受的『西游記』是源于八十年代的電視劇,與原著相去甚遠,而鍘美案的故事,即使在戲曲里都沒有那么大快人心,但主流文化愿意把它簡略化符號化。因此,有文化也不表示讀書多。很多學歷不高的父母,仍教子女要以禮待人,不是邏輯推演得出獲利的結果才這樣做,是文化傳承使然。這些細節可能都不一定是導有心加之,也是因為文化潤物無聲。
為順應審查改本并非大陸專供,據說以前古惑仔系列賣東南亞也要加主角是臥底的戲。只是大陸市場這塊蛋糕太大,又有政治氣候的問題,幾個導演稍抱怨,大陸影迷因為憎審查
粵語版(A版,也有對應的國語配音)結尾的畫外音(這個女聲似乎不是任何一個角色)如今看來有讖語感:“其實對于南區這樣百花齊放的動感之都,警察怎么會坐視不理,只不過等待一個機會罷了。”
上騰訊看國語版(B),加了幾場黃柏文和余文樂接頭戲(加戲畫質與原片不同,可能數字攝影機補),加了江若琳交給余文樂惠天賜的交易檔案的戲(在A版里江若琳在逃亡的車上才承認自己是戴先生的人);A版余文樂跟江若琳說自己幫老大擋子彈的往事,中槍后收了老大的紅包八十八萬,“那么厚”
暫且不說劇情內容,光是時間上的安排就很讓人匪夷所思,從詹米中槍(姑且算是6點吧吃飯時間),蔡少芬打電話給余文樂說我晚上10點40的飛機從臺灣回香港,大約1點多到香港,你先給我穩住局面!從她打電話給余文樂算起,那邊一幫老大晚上吃飽了沒事干,你約我啊我約你,談啊談啊的,我砍人啊你砍我啊,完全不知所謂,就算你們要搶地盤吧,用得著在這2~3個小時里搶這點時間么,好像今天我砍完了這幫人場子都跟我了,又不是搏擊打錦標賽搶金牌。等警察審完犯人結果都出來了,那邊接到消息派人逮捕蔡少芬了,她還沒上飛機呢(按照機場那邊提前1個小時左右到到機場的登機常規算,她被捕的時候可能還沒到10點呢),這邊4個老大以及幫會成員都被警察一鍋端了,這破案的進度都趕上光速了,這辦事效率太可怕了吧。。。哦 原來是內地和諧版,但就算是粵語版時間安排上也忒夸張了點。
全片似乎在刻意營造一種24小時的氛圍,強調在短促時間內故事的紛繁線索,這是黑社會搶地盤又不是趕公車,你一個黑幫大佬被砍了還沒死呢
三觀被顛覆的動作片 閱讀觀影游戲日常觀察日計-1-同門
閱讀觀影游戲日常觀察日計-1-同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