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男人的角度感受生活和人生的抒情電影。雖然只有非常生活化緩慢的故事描寫,人們活得不是富有愉快,甚至是單調不自由的,但是電影蘊含的精神思想加上導演嫻熟的表現方式,在普通的場景和對話里傳遞出溫情幽默和樸素的美。
敘說方式和侯麥的比較相似,他們的電影形式相同內涵的味道不同。

“對于一個充滿憧憬的年輕人而言,周圍是沒有生活的,真正的生活總是在別處。”詩人蘭波這樣說道。Life is elsewhere. “別處”本身,就充滿了巨大的吸引力。我們旅行,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目的地本身有多么與眾不同,而只是因為我們想離開這里。寫下生活在別處這句名詩的蘭波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實踐者。他是個不羈的靈魂,像他筆下那只醉舟一樣不斷離開他的生活,當過兵,開過船,探過險,寫過詩后來又放棄,折騰著顛沛流離著尋找著他的別處。
和年少輕狂的蘭波不一樣,電影《威尼斯早晨》里的主人公已經是兩鬢白霜的中年人,在出走之前,早已經歷了世俗的傾軋與調教,在一個小鎮上本分地過著默默無聞的平淡的生活。早晨,他準時開車去公交車站等班車上班,走進冒著濃濃白霧的工廠之前熄滅手里的那根煙(工廠禁煙)。下班他回到家中,繼續履行作為父親、老公、兒子的職責。上班,重復,下班,重復。每天的日子像流水,平淡,無味,就這么過去了。然而這個男人干枯的生活,有那么一點點的調味劑,那就是畫畫。他年輕時候應該是學過畫畫,畫的有模有樣

關于機械化生活狀態描寫的電影有很多,現代生活對個體壓抑和勞動異化讓每個人不知不覺的成為了龐大社會機器運轉的一個零部件。喪失自我、喪失樂趣、喪失激情,而曾經渴望的家庭生活也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中消磨了意志和精力。影片中的男人正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每天開車到車站,隨后乘坐列車到冰冷噪雜的工廠上班。結束了烏煙瘴氣、污水橫流的工廠工作后,回到家他想要指導兩個兒子做手工,卻遭到了兒子的嫌棄和排斥,盡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窘境。當他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時,畫畫是他唯一的愛好和解憂方式

《星期一早晨》2002年,家和旅行,缺一不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