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糲的鏡頭,濃厚的市井味兒夾雜著導演對于女性的關懷。
出租車穿梭在九十年代老北京的大街小巷,鏡頭掃過街頭時髦的廣告,各種名牌商鋪以及燈紅酒綠的夜店;拂過一座座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樓,一直伴隨著的畫內音,廣播廣告(瘦身變美廣告,護膚廣告,艾滋病防御,金錢與地位的美國大亨廣播……),出租車公司股份制,各種社會的轉型,時代的變遷讓北京這個大都市跟隨時代與資本越來越物質化和現代化。
轉型時代的北京,人也一樣,感情、婚姻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變成一種快消品
北京三部曲中的最佳。
《找樂》的演員都做得非常到位,但是藝術上的提煉沒有做出來,也顯得有些圈地自嗨的高冷感。
《民警故事》的問題在于對事件設計的雞賊和獵奇。
而這部《夏日暖洋洋》,問題其實也肉眼可見,就是劇作上的一些點顯得生硬及突兀,一些演員的不自然和前半部分某些剪輯的凌亂。但是電影對于北京在世紀之交的變化的敏感把握,是非常珍貴的。在放下知識分子的凝視后,真正的貼近了小人物的內心,這讓這部電影有了真正現實主義的基礎。而中后段的輕微魔幻荒誕感,又給電影注入了藝術精神的能量
“夏日暖洋洋”寧瀛的“北京三部曲”:第五代的異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