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遍,依然還是被老柴的音樂震撼感動,這整部電影貫穿了“柴小協”,它流淌出的情感時而熱情奔放,時而細膩婉轉,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充滿激情,樂章抒情又華麗,并帶有強烈的管弦樂風格。這些都反映了老柴極端情緒化,憂郁敏感的性格特征,會突然萎靡不振,又會在突然之間充滿了樂觀精神,告訴你,有多夸張呢?弦樂部分前奏剛起,我便能馬上落淚的那種,那種靈魂出竅的澎湃感,那種一個音符都不想錯失的美好,當然,我最喜歡的要數海菲茲和穆特的兩版本。
最早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俄語也不好

1,召集樂團成員回來演奏的短信是做生意的猶太人發的,他在上電梯前看到了安娜,驚訝于她竟然和麗婭這么像,但他發短信的核心動機是要回手機好去賣,所以借麗婭之名召集大家,大家果然中計。這里可以解釋為何團員們基本上都給面子回來了
2,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戀,現在你明白為什么劇場經理和助手兩個沒什么這方面傾向的男人會在激情四射的柴小協中kiss起來了

淚點低的人自然看什么都會被感動,前面劇團經理默念巴黎的時候就已經催下一滴眼淚。巴黎有最好的評論和最好的觀眾,可是他不知道這個時代已經變了,像那家餐館一樣煙消云散,空留一個黨部的架子。
所以看到一群白發的老人,遲暮的美人,身材腫脹的大叔大嬸們拎著樂器在紅場聚集,配上磅礴的音樂和告別,簡直錯覺到他們不是去巴黎開音樂會而是上戰場,給俄羅斯人好好地掙個臉回來,老柴還是要靠俄國人,法國人靠邊站吧。
暴發戶是真愛音樂(其實人家經商頭腦一流,法語爆好),小提琴手什么都能搞定,三周護照加八天簽證,給點錢在機場就可以瞬間蓋個戳讓你通關,藝術家們像梁山好漢一樣怒吼著要餐費,轉身去扒分拉都拉不回,以上都是笑料,讓觀眾放松下別轉臺。Aleksei Guskov怯怯的小眼神才最勾人,講的法國話也是支離破碎詞不達意。大叔見Anne的時候,慢慢地說什么je vous baisse chaleureusement,其實只是親了下手背嘛。閨女說我不是Lea的時候Aleksei Guskov傷心得要哭出來了快,還要用力克制,因為他答應不說出秘密。他演指揮真的像指揮,沒有像打雞血一樣
“讓我們去巴黎解放那可憐的柴可夫斯基!”
“每個音符都在尋找和鉉俺,直至最后的和諧。”
“一個樂團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帶著他自己的樂器和天分,表演時相聚、一起演奏,希望能造出帶魔力的聲音,達成和諧,這才是真正的gc”
俄羅斯,多么深厚的土地,才能孕育出柴可夫斯基這樣的音樂家;俄羅斯,印象中是個充斥著酒鬼和罪犯的野蠻之地。可最深沉的思想不就是從最本質的自然中淬煉出來的么?
Le Concert,一群追逐著夢想的熱愛音樂的人,跟隨著內心的呼喚,無論經歷了多少煎熬和折磨,一如最初用心靈去擁抱音樂;因為無論何時,音樂都是美的。不是嗎?
超棒的編劇,感謝你沒有讓安娜的故事落入套路;超棒的演員,如同《海角七號》一般,此片的配角光彩奪目啊!當然,主角也很到位,比《海》的要好上n倍。
當然,最后15分鐘的柴小協曲,的確就像男主角說的那樣,“它高高的升起,把我們都送到了天堂。”
有一陣兒沒看到這么溫暖又震撼的片子了!吐血推薦啊親~~~~~~~~~
p.s. 男主角Aleksei Guskov咋看咋像Tommy Lee Jones啊?

安德烈被盛贊為音樂天才,曾經當過俄國最偉大的交響樂團“波修瓦”的著名的樂隊指揮。但因拒絕驅逐樂團里的猶太樂手,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沙查而被解雇,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波修瓦”現在的經理為了愚弄和羞辱安德烈,讓他留在樂團當清潔工。安德烈在無意之中發現了一份傳真,法國巴黎最大的普萊耶音樂廳邀請“波修瓦”去演出,要求在兩周之內給予回復。安德烈突然想到了一個瘋狂的計劃,他要把以前的那些音樂伙伴重新聚攏起來。被樂團流放之后,他們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群混雜在莫斯科街頭的最普通的人

《音樂會》是一部將政治和音樂結合在一起的影片,這也是一部俄國滄桑加法國幽默的影片,再加上前后30年的時間維度,讓影片的立體感頓現。
對于政治所帶來的扭曲和變態,只能用常態和理性來回擊并加以嘲笑。對于政治所帶來的隔閡和仇恨,只能用人類的共同語言—音樂來彌合與化解。
從斯大林到赫魯曉夫到勃日列涅夫,從來沒有缺乏過政治運動、政治迫害、政治大清洗。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納粹,極權的丑惡讓所有善良的人厭惡。
對于中國人來說,那些匪夷所思的一幕幕迫害,其實并不陌生,非常理解。文革中我們又有多少人被迫害致死?人性又發生了多大的扭曲?政治運動造成的迫害和混亂讓各種丑惡泛濫。
終于回歸常態,中國改革開放了。終于回歸常態,蘇聯解體了。然而那些教訓、那些傷痕、那些人性的丑惡、那些極權下的暴力不應被麻木地淡忘。
然而這部影片并沒有把這些傷痛當做一種“不可承受之重”,它以一種法國式的幽默來盡情嘲諷過去的荒謬時代,讓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音樂是最偉大的語言,它可以瞬間溝通差異最大的人

音樂會:2009推薦,流散的夢想,重奏他鄉廳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