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18:12
首映:1990
年代:1990
時長:8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3
觀看數:87868
熱播指數:183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父子老爺車”深入人心的喜劇片 電影院里看的第一部
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的收官之作,在開了歌廳,開了旅店之后,這次的父子兩人開起了老爺車。而主題依舊是黑色幽默,在《傻帽經理》里諷刺的太過的陳佩斯父子,在這部電影里,收斂了不少。但對于當時改革最前沿的深圳的亂象,依舊有所揭露。
當時的中國,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似乎只要趕上改革春風,就能發財致富。陳氏父子在那時,也算是弄潮兒,只是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必然不如北京那么熟門熟路,只能投靠地頭蛇任經理。寄人籬下的生活不是滋味,特別是在市場化浪潮席卷下的特區
看了《頑主》,根據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應該是一部老片了。
第一次看王朔,應該是上初中那會兒的事了。那時的王朔紅得一塌糊涂,記得文集是厚厚的好幾本。看了《動物兇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還有的篇名記不清了。那時還小,還在“為了理想勇敢前進”,對王朔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扯遠了,還是回到電影吧。《父子老爺車》也是老片,時間大概也是1990年代初。兩部片,都讓我回想起那個如今已面目模糊的時代。
知識分子和老干部,在兩部片中,都淪為嘲諷的對象。尤其是知識分子,形象極其委瑣。無論是《老爺車》中那個把所有的小費都揣自己兜里的外語系畢業的女導游,還是《頑主》中自個兒跑到長城飯店門口等著艷遇到來的德育教授。是不是因為那個時期“腦體倒掛”,知識分子身上卑劣的一面就都現形了?
老干部看著則更像是一個“劉姥姥”,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尷尬角色。“人民發給你錢,撫育我這個革命后代。”張國立對老父親的調侃可謂神了。在比那個時代更早的時代里,即使是最自然的親情關系,也要貼上一個革命的標簽
正直善良的老奎和憨厚誠實的二子父子倆開店不成,只得關門。老奎不甘失敗,花了二千多塊錢買了一輛四十年代的“老奔馳”,決心從頭干起。但是由于車子太老,父子倆遲遲拿不到營運照。正當父子倆犯愁時遇到了任總經理,此人是某特區娛樂城的總經理,恰好到北京出差,相中了父子倆的車,想以此車招攬游客,便力勸父子倆南下特區為游樂城工作。爺倆未提任何條件便簽了合同來到特區、進了娛樂城,之后才發現工資很低,吃住也沒著落,這才知道上了當。老奎不想干了,任總經理拿出合同一面威脅他要賠償經濟損失
“父子老爺車”深入人心的喜劇片 電影院里看的第一部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