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03:51
首映:2010-10-22(中國臺灣)
年代:2010
時長:105分鐘
語言:國語,閩南語
評分:7.7
觀看數:32621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我看《第四張畫》
我想說,原本是沖著獎項來看這部片子的。
但,毫不拖沓,薄光中的棕櫚樹、火燒云,配以溫柔得傾斜而出的音樂,我幾乎要為他激越叫好,靜靜等候接下來的浮光剪影,猜測導演將以怎樣的視角講述怎樣的故事。音樂風情畫,我想我喜歡這樣一個開始,故事倒不重要。
但,好像不是這樣。
“小朋友,你爸爸今天就會離開你了,你留在這里,等他走了以后再來通知我們”不時切換的背景聲音里,看似柔和實則冷漠。
沒有人關心,這個小孩就要經歷如此沉重的人生離合,他也許都不清楚這一切對于他將會是怎樣的變故,他能否承受以及是否意識到親人離世的悲傷。
于是我們看到一個安靜的小男孩,如何安然接受這一切,寂靜成長。。
醫院的病床前,無聊的小男孩專注分開三層快易捷手帕紙巾,抽出一張蒙在爸爸臉上,鏡頭定格,尚留呼吸的不見容顏的爸爸的臉,隨著鼻息張合的紙巾。樹枝上暫停著黃雛鳥。鏡頭閃過爸爸的濃眉。第一張素描畫。
細細看來,這部片子是藏著許多包袱的。
作為一部劇情片,懸念很重要,而繼父通篇的獨白似乎破壞了這種懸念,作為解讀者
很喜歡,臺灣電影就是這樣不急不慢的,四張畫串聯起一個故事,影片充斥著怪誕的氣息,人物塑造的很不錯,特別是主人公小翔,能讓我代入進角色之中,狠狠共情,繼父在客廳關于哥哥死因的自白那段戲應該是全片高潮,看得我毛骨悚然,小翔心里得多大陰影啊,靠。每個人都不好過的,但里面也有讓觀眾感到溫暖的角色,例如收留小翔的校工爺爺,回大陸前還放不下小翔來跟他道別,會叮囑他小心繼父,鼓勵他要做跳出困頓煎熬的環境的青蛙,手槍哥,呼,幸好他沒有事,按理說他這種角色一般會被寫死,還好沒有
不知為何,總是被電影中這種有著清澈的眼睛,但是卻不怎么說話,性格有些古怪的孩子所吸引。。。
父親死后,他覺得自己是可憐的吧。但是他又是那么的倔強,好像又要故作平靜地,旁觀者一樣地向老爺爺講述他現在悲涼的境況。直至他自己也可憐起自己,再也強撐不下去,靜靜地捧起飯碗,卻有一顆淚珠掛在腮上。咳,他終歸只是個孩子。。。
老爺爺卻并不理會他的自卑自憐,因為老爺爺也有悲涼的過去。小孩子的苦,他有過切身體會,也許是某種不名的心理,他并沒有與孩子同病相憐,而是用他特有的方式,讓孩子堅強起來。看見小孩子倔強地抹去淚水,好像想裝作無所謂一樣,爺爺聲色俱厲,但心里又何嘗沒有憐惜之情?
老爺爺生澀地說起自己的悲劇故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好像忘記了自己的遭遇一樣。但其實,他沒有忘記,只是試著讓自己不再想起。
看到這里,被深深地吸引。
我看《第四張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