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黑澤明對電影技法、審美的革新太深入人心了,滿目都是對他構圖、色彩、宏大場面、技巧、風格的讚美,但我覺得編劇也該刻上勳章。
我太喜歡黑澤明電影的臺詞了,人物總能在合情合理中說出讓我意外的臺詞,那是對人物大是大非之下幽微小情緒的挖掘,細緻耐心。因而人物形象非常飽滿有層次,連帶情節也有了牢固的支撐點。
替身這個主題的選取也很精巧,替身本身的悲劇意味且不論,影片表達地很明顯了,我想說另一方面。
一個市井盜賊有朝一日代替志在天下的君主坐上了主事席

那是東洋的三國時代
信賴有勇無謀盡管父親偏愛卻未傳位于他,風火林山,最后根基一動,賴以生存的畏懼,力量,靈魂,皆不再。
家康信長終于在信玄死訊傳來之際,進入幕府時代。
黑導的色彩觀,哲學觀,讓人無法自拔。
仲達代矢最終飄過那旗幟---疾如風 徐如林 侵掠如火 不動如山 ---那一刻 感覺整個世界都臣服于電影天皇腳下。

來給《影武者》挖個坑
印象最深的幾段:影武者的夢,風林火三人在山坡上的訣別,前面那段儀禮(我沒認出來)和信長的歌,戰后滿是尸骸的戰場。
看完電影滿腦子臥槽,太帥了吧太完美了吧,我的審美水平在今晚升了一個檔。這部電影太epic了,第一次見把東方和西方元素融合得這么好、把影視和舞臺融合得這么好的電影。上面幾段印象深刻的,影武者的夢境是很接近舞臺劇的一系列畫面(真的完全就是“入夢”的那種混沌與顛倒感,而不是一般電影表現夢境所用的柔光磨邊來表示虛幻);兩段歌舞一繁一簡

影武者——“武田信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