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3 07:23
首映:1975-03-21(中國香港)
年代:1975
時長:10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8
觀看數:94058
來源網:三年網
傾國傾城:溫和背后的力量
張國榮說他最喜歡的導演是李翰祥,果然是有道理的。《傾國傾城》的確是一部值得如此贊譽的電影。應該說對于剛剛去過故宮不久的人來說,電影里的場景不能算逼真,但是作為一部藝術電影來說,它所營造的氣氛、構建出的氣派,已經足以描繪一個龐大、一向追求繁復精致的細節的帝國皇城的生活場景。從天微亮時群臣在城門外等候早朝,到西太后的起床更衣用早餐,再到光緒步入不知道什么宮的正殿(看門外的臺階和開闊的場院,應該是太和殿)、群臣覲見,一系列的細節都非常完美,給人一種真實的厚重感。當然這里的所謂“真實”,并不能過于推敲。
對于西太后的形象,我當然不覺得李翰祥有任何美化,甚至我都并不認為他對西太后的描寫與我原來印象中的慈禧有任何不同。(不過應該承認,我想象中的慈禧,應該長得更霸氣一些,盧燕的面相給我的感覺還是稍微柔和了點兒。)當然可能本來我對清末歷史的了解也有限吧。回想起來,只覺得祝壽那場戲里,她聽李鴻章說日本人已經打到天津之后的反應特別動人,那種震撼、瞬間由焦急變為無望的頹喪表情,做得十分生動
我高中的時候,有二個老師對我影響至深。
有一位語文老師說起雷雨,他問我們,周樸園是壞人嗎?我們說是,他問我們,周樸園虛偽嗎?我們說是。他說,他或者壞,或者虛偽,但是,他心里一定是喜歡過侍萍的,這位老師的話,在我心里打開了一扇窗一樣,在我們整個中學的生活中,沒有一個成年人和我們提起愛情,我們學過生理衛生,我們偷偷看了不少的瓊瑤小說,武俠小說,但是沒有一個人向我們提出一個問題,一個無恥的人,也許也有過愛情。于是我后來確實試著去想象過周樸園的愛情,也許他真的喜歡過侍萍,不然不會把她的畫像放在家里,不會這樣對待那個非婚生子,不會和她有兩個孩子,不會戀戀不忘。
我們有一位歷史老師,在某一天上課的時候,突然也問我們,你們說慈禧是什么樣的人?
我們都以為她是壞人,是賣國的,軟弱無能的,欺軟怕硬的。
我們老師說,中國在那個時候掙扎過沒有?掙扎過的,清政府有一段時間承認了義和團的地位,但是隨著義和團地位的攀升,利用義和團將外侵者趕了出去的想法也就變成了打壓義和園,統治階級這個時候的矛盾思想
拋下電影中種種不合乎歷史的一切,我在這部電影里看到了他想要表達出的男兒血性,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不得不說,寇連材這個角色是出彩的,我也看了一些影評,看到有人說寇連材和皇帝的飾演者之間有矛盾,但我覺得二人的戲份其實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二人給人影響的方式不同。
寇連材這個人物是宮廷中少數敢于直言的人,在慈禧大壽他喝醉酒也能看出來,他和皇宮中的諸人是多有不同的。他和皇帝笑著要鬧之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鹿鼎記吧。就像影片中說的,他就是個孩子。因為是個孩子,才能心思醇厚
李翰祥清宮戲的首響。現在人刻板印象認為港片商業化娛樂至死,別忘了早年的香港電影圈都是一群上海北京過去的文化精英在主導。絕對良心大制作正劇,否則怎么能打動海里的領導,延禧宮略里被盛贊的一耳三鉗在本片也能見到。就是剪輯的太多,有些地方有點跳躍,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到最完整的加長版。
經歷過民國北平的人拍清末,時間空間距離最近,沒有臆想編造感,人物形象、說話、做派都非常生動,感覺真實的歷史年代就該是那樣的,比如慈禧的口音和德齡的紀錄片就完全一樣
電影當然不是真的歷史,更何況當下的電影已經淪落到只有人名對,其他一概不論的地步,如赤壁,如一些獻禮片。
傾國傾城絕對是一部嚴肅的史詩片,是一部經典的邵氏片。但李蓮英真的是那樣子的嗎?真的就是慈禧養的一條狗嗎?但據史書說李是一個很合格的太監,對光緒和慈禧都不錯,能夠切實履行職責,為緩和調解雙方的矛盾做出過很大貢獻。但《雷雨》的成功告訴我們,成功的文藝作品是需要尖銳的矛盾、沖突和總暴發的,黑暗面強大才彰顯悲情。但如果當成正史看,確實對李蓮英不公,對慈禧也不公,幸虧李沒有后人,不然情何以堪!
傾國傾城:溫和背后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