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1 00:06
首映:2014-07-03(日本)
年代:2014
時長:24分鐘
集數:13集
連載:13全集大結局
評分:6.0
觀看數:3777
熱播指數:157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玻璃之唇》這不僅僅是你們隨意定義的標簽。
看完了就說下感想吧,從簡單理解也簡單,從復雜理解也行。那就說說過程吧,男主機緣巧合之下(或者說必然?),來到了有女主的小鎮。從正片開始,男主就知道女主或許能夠為自己帶來些什么,于是就開始接近女主。雞,我感覺就是個過渡產物,你說另有含義也對。你說,他僅僅引導了男女主之間的關系也行。(我認為就算沒有雞這層關系也能夠得到發展,畢竟男女主能引起共鳴的是所謂的碎片)主要還是由于這個12話太過于倉促,所以這個對話是跳躍的,難以理解。如果能夠吧,其中的其他片段更加的詳細描寫(比如男主小時候),那么肯定也使得更容易理解。不管如何,驅來這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這個所謂的碎片,認為女主能夠幫助自己。而透子,因為男主的介入也因為幾位朋友的交錯情感而心中充滿了迷茫與不安。當然了,透子通過對男主抱有好感并進一步升華,但卻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是否為戀愛而感到困惑,而去逃避不愿意見驅。之后透子通過驅的家人對男主小時候的理解,也因男主之前的話語鼓勵(自己的城市。。。),已經不再去逃避,想要了解。通過與在美術室與男主的相遇
2014年的新番動畫《玻璃之唇》剛剛完結了,(嗯,我還是喜歡順口叫動漫,雖然不準確),這么快就寫一篇影評,總覺得自己有那么些草率。我也不自詡說我的觀點會多么高明的,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從玻璃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言歸正傳,談談自己的理解吧。總的感覺上《玻璃之唇》還是很美的:漂亮的畫風、清新的場景時而總在耳邊想起的輕快的音樂等等,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至于你覺的它不合你的胃口,想來也理所當然吧:故事里的著眼這些瑣事大概會讓人覺得平淡無奇,然而這就是生活。再有就是作為一部動漫,《玻璃之唇》的內涵也許的確是深奧了些,它的藝術氣息很濃,驅母親的鋼琴曲、透子的繪畫、永宮幸讀的文學書籍,處處透著一種優雅而深邃的味道。至于跑步、登山和游泳,這是青春氣息的渲染。(后面再細說)
縱觀全片,可以看出制作者在情節和線索安排上是下了功夫的,《玻璃之唇》很有些意識流的感覺,總是穿插些思緒的延伸和畫面,并且喜歡把一些重要的畫面定格,莫非這是“彩繪的圖畫日記”?(片頭曲)這部動漫的確難懂
主要是看很多人說看不懂,畢竟還算仔細看了全劇的就來簡短介紹下劇情,我理解的,也不打算打太多字。
1、所謂未來的碎片,其實是透子所看到的驅的內心感受片斷,換句話說就是——驅內心感受到的”突然且無奈的孤獨“。
2、透子和驅算是”有緣人“,所以他們會相見,之后,宿命地戀愛,并且因為透子成為驅巨大的孤獨的接受(理解、包容)方,所以驅失去了自己的幻覺,享受了平靜,而透子則不斷地“看見”驅的孤獨、愛和恐懼。舉一例:我一度覺得沙灘上撲來的鳥群的幻覺很難解,后來才明白,驅和透子初次相約在海灘,永宮幸暗地里約齊了朋友去當“燈泡”,所幸只有高山柳一個人到場,在渴望二人獨處的驅的眼里,這真是“一群可怕的烏鴉來搗亂”,只是驅的煩躁恐懼心理,只會被透子看見,而透子根本不明白那是怎么回事,所以害怕得當場尖叫暈倒。
3、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沒有精分。
4、驅也不明了“未來的碎片”的本質,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就再也看不見“碎片”,所以他想做個實驗,就是大家一起聽鋼琴,看看會誘發什么。在鋼琴聲和玻璃瓶的共同作用下
似乎有點明白劇情的走向,女主能看到未來的碎片實則只有在男主出現的時候,而男主只能聽見,在第二話就已經表明男主在和女主說明只有當你和我在一起時,就能知道我們的未來。
而女主總是猶豫不定男主和男二之間的選擇,直到她們一家去到男主家里聽媽媽彈琴,身入其境體會到了男主那【突如其來理所當然的孤獨感】,才知道男主所承受的那一種孤獨。
但是在最后一話,女主媽媽說我曾經也能看得見那些未來,其實那些并不是未來的碎片,媽媽也說不清那名為【未來的碎片】到底是什么,而這些需要女主自己去決定。
女二其實更容易理解,和男二是重組家庭,一開始男二并不喜歡她,但是在集訓時,互相的關心給了男二莫大的感動,女二代替男二去跑步,并且記錄下了每段路所經過的事物,于是男二從一開始喜歡女主到喜歡了女二,知道她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女三 體弱,喜歡和女主在一起,但是不喜歡女主和男主驅在一起,極力拆散,但是利用男三傷害了他,所以對男三愧疚不已,男三也無微不至地照顧她,所以漸漸的自己就變得接受了他。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我覺得必須把這話擺在前頭,否則極有可能會被說成瘋子。
看到很多影評都有某種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傾向,但我并不茍同。我對這部片的理解,也許和其他人不一樣,甚至可能恰恰相反。誠然,我絕非有意唱反調來突出我的與眾不同,絕無此心。
下面來談談這不影片。首先,我認為西村純二要表達并非大家所想的是一個美好、溫暖、充滿寧靜和激情的青春戀愛故事。而是一個內心無比孤獨的人的意識世界的某種流動形式。當然,這只是我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結合某種認識得出的主觀結論。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制作方從一開始就有意將影片分割成兩部分來向觀眾描述。所以一直看下去,會發現不少很難銜接上的地方。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布局的話。我覺得,制作方將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兩者,通過梅花間竹地方式將不同的部分穿插在整部影片里。其實就類似于將一部主要由一般敘述與內心描述所組成的小說砍成幾個部分,然后打亂某些順序厚重新排列。然后你就看不懂了。我說是類似
此劇的中心元素為“玻璃”,足夠激起人們豐富的遐想。玻璃雖然是易碎物品,但是能夠閃閃發光。某種程度來說,夢想如同玻璃,一方面光芒奪目,另方面脆弱無比。因為美好的愿景,人們會樹立夢想;由于殘酷的現實,人們也能遺棄夢想。夢想美麗而脆弱,耀眼而短暫。夢想高出現實,指引未來。如果心中懷有夢想,未來可能也會充滿希望。夢想雖然在遠方彼處夢想,但是道路卻在腳底。當下的堅持不懈,未來的夢想成真。
《玻璃之唇》這不僅僅是你們隨意定義的標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