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3 18:47
首映:2018-01-25(中國大陸) / 2017-06-19(上海電影節)
年代:2017
時長:8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3
觀看數:5057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大雪冬至》2017年,大雪,冬至想您!
自己的奶奶當年是在大年三十的前夜去世的,因而自己對于這部電影感同身受,不過慶幸,自己的老爸是個孝子,除了兩點遺憾,其余的都已經做的很好。影片劇情和感情表達很好,自己就不做多評論。只是說一下一個自己看完之后不是很懂但后來又搞清楚了的地方,看到好多評論都是說大雪是在冬至去世的,正解是大雪應該是在2017年一月之后,也就是農歷二零一七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去世的,而在那彌留之際眼前看到的是回家的女兒,外孫和冬子。
《大雪冬至》是一部關于老年人的生活現狀的電影,很真實,它沒有很多的故事情節,就像一部紀錄片,節奏很慢,老人名叫大雪,冬至是陪伴她的狗狗,女兒不在身邊,冬子的陪伴給了老人很多的慰籍,之后冬子走失了,老人四處尋找無果。每天老人的生活很單調,除了和狗狗玩耍,只剩下電視機的聲音,偶爾給女兒打電話,每次都是說忙然后掛斷電話。在漫天飛舞的大雪里在冬至這一天老人孤獨地走了,很凄涼。中國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養老問題日漸突出,子女們都有自己的生活,沒有時間和精力陪伴父母
---以下內容摘自微信公眾號“二分之醺”---歡迎關注---
生于大雪,終于大雪。
主人公魏大雪是一個空巢老人,現實讓她的子女逐漸淪為時間的過客,而最后陪伴魏大雪走完生命終章的竟只有她的愛犬。
觀影后感悟最深的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
一、長鏡頭
7:00開始至8:51
關鍵詞:空巢老人的“慢生活”
1、放下盛著早餐的不銹鋼飯盒
2、給冬子解開牽引繩(細節:承擔了最基本身為一名主人的責任)
3、脫下帽子(并整理頭發,顯現魏大雪對外在狀態的重視
有幸在上映前提前觀看了這部影片,影片節奏很慢很細膩,描述了空巢老人魏大雪的晚年生活,很樸素的白描了老人孤獨的生活狀態,而這也正是目前中國很多家庭的一個縮影。
老人的愛人在40年前自殺,女兒遠嫁上海,常年不回家,偶爾打電話時還很不耐煩。唯有她的愛狗冬至(東子)與她相依為命。
老人作息非常規律,每天清晨準點出門,買回早餐先貢敬給他過世的丈夫,然后再食。可見他們感情至深,更凸顯老人的落寞。
東廂房的租客在消失6天后回到四合院,老人有些生氣,心里怪他連招呼都不打,丟她一人在四合院
人至中年,看這部片子,感概萬千,老人的堅韌和無助,中年的忙碌與掙扎,通過一個普通獨居老人平淡的日常刻畫的入木三分,直擊內心
親人就像空氣,往往在身邊時感覺不到,失去后才知珍惜,愿我們都能珍愛那些關愛你的人,避免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悲劇
第一次忍不住在豆瓣寫影評,在這樣夜深人靜時分,大雪冬至打動了我,感謝導演和劇組愿意用心拍出這樣注定沒有多少票房的作品,希望中國有越來越多用鏡頭記錄生活的導演
80歲老戲骨祝希娟,在堪稱獨角戲的《大雪冬至》里,詮釋了獨居老太魏大雪的孤單。
這大概是2018年初最動人的小成本文藝片之一。朋友圈不少人力薦,但在文青老巢豆瓣網上,大部分觀眾顯然不太買賬。5.9分,感覺有點對不起祝奶奶。
主角是一人一狗。丈夫早在特殊年代“自絕于人民”,女兒定居在工作地上海,年邁的魏大雪獨自在北京生活,與她相伴的只有一條叫做冬子的狗。
四十年前丈夫的遺書。
座古老的四合院里日子如水般平淡,年復一年,看似波瀾不驚,日光之下,老太太的孤單總在試圖遁形。
她很介意院里的租客幾天沒回家卻不提前打個招呼,跟女兒通電話時總愛東拉西扯盡量多講幾句話,每天不忘在丈夫遺像前添碗飯,有時還對著那張無動于衷的黑白照片絮叨個沒完……
大雪與冬子的日常。
電影有個出人意料的結構。起初觀眾會誤以為是行云流水的線性敘事,等到接近尾聲才發現上了導演的當,情節發生大逆轉,原來所有故事都是魏大雪孤單而死之后,一個類似第三者身份的全知視角對她人生最后經歷的想象。
《大雪冬至》2017年,大雪,冬至想您!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