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這個電影的時候已經是2019年,雖然我是80后,小時候經常聽老爸說什么黨衛軍軍官考斯克,但一直以來我是不喜歡老派反法西斯片子的,一直都沒有看這一部電影。應該說是我帶了有色眼鏡,2019年我帶著兒子回家看老爸,他老人家突然說要一家人看這個老電影,我也就一起看了,結果還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首先這部電影超越了目前我國所有反法西斯類電影,可以看出編劇還是很掙扎的,畢竟當年南斯拉夫是最富的社會主義國家,拍電影品質一定是想跟好萊塢看齊,但又要融入反法西斯的民族主義,這就很不容易了

昨夜依舊無困意,看了電影頻道的兩部國外老片,分別是前南斯拉夫戰爭題材《橋》,還有那部十分經典的好萊塢愛情片《羅馬假日》。先來說說前面這部精彩緊張的《橋》吧。
戰爭英雄題材的影片一般來講不會枯燥,尤其是抵抗德國鬼子的反法西斯影片,情節緊湊而充滿懸念。這部二戰經典《橋》屬于經久不衰的電影,電視臺時常播放。
小學六年級時在家中便看過《橋》,我記得有個老練機智的“老虎‘’和騙人的壞蛋“貓頭鷹”,另外對貫穿影片的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啊

一部精美絕倫氣勢恢宏的電影,用絕佳的攝影、剪輯技巧和壯麗的背景講述了意大利游擊隊和德軍爭分奪秒的特種戰斗,和同樣作為戰后現實主義電影的《康河大橋》有異曲同工之妙,影片客觀地恰到好處,基本沒有主角光環,也沒有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人命和草芥一般被撂倒,但尊嚴和榮譽卻無法剝奪。“可惜,真是一座好橋”片尾德軍和游擊隊同時說出的這句話同樣可以用來形容本片,這樣一部極其優秀且體現了真實斗爭的南斯拉夫文藝作品在當今居然沒有受到很好的重視,網上關于此片的資料也相對寥寥無幾

穿著德軍制服的游擊隊員沖進了碉堡,三個德國兵舉手敬禮,游擊隊員說:把另一只也舉起來。
黨衛軍上校看著橋的圖片問勤務兵:這座橋象什么?勤務兵回答:象屁股。上校說:你真是個笨蛋。勤務兵想了想,回答:象個臀部。

很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讓我看到淚流滿面的電影就是這部《橋》。
具體鏡頭是那個爆破專家的好朋友犧牲的場面。看過一次就再也忘不了,那個稚氣未脫簡直還是個大孩子的小伙子在泥水里,一次次掙扎著站起來又一次次被身后的德軍射倒,但還是拼命掙扎著想站起來,聲嘶力竭地喊著好友的名字仿佛這樣就可以得救。年輕的臉上泥水血跡淚痕交錯,眼里是純粹的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眷戀渴望——————說實話這么多年戰爭片我看了無數部,但是沒有一部給過我這樣的震撼----那樣子的一雙眼睛,真真切切地是在說著我還年輕我不想就這樣死我不想死救救我我不甘心救救我救救我.....而他的朋友就在不遠處眼睜睜地看著,淚流滿面心痛如絞卻不能出聲不能動彈不能去挽救甚至不能給他解脫,否則全體暴露大家都得死。
雖然戰爭片里這類鏡頭或許已成橋段,但是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還有哪個演員能超得過這一幕,沒有哪一個演員能再演繹出那樣一雙那么有表現力銘刻著恐懼絕望不甘渴求無助的眼睛。
從小學兩年級到如今大學快畢業,這部電影我看一遍哭一遍

可惜啊,真是一座好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