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沒有看逆水之前,怎么也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追捧,更加不明白那個顧惜朝有什么魅力讓眾多粉絲死心塌地的迷戀,待真的了解了,便也義無返顧的一頭栽了進去。
拜讀過原著逆水,111章,對顧用墨極少,加起來也不超過5章,怕是溫大也擔心用墨太多反寫壞了這個人物。而對顧外貌的直接描寫不過三處,且都寥寥數語:
“那文士揚了揚手,藍袍襯著白邊,袖里的手更是白。”
“藍衣人揚了揚眉,左手輕輕地把印章放置木桌上

連云十八寨既是武林幫派,又是水泊梁山。金風細雨樓則是江湖組織。在江湖里廝殺過活的戚少商,“俠義”是維持江湖的生存之道,而想投軍而不得、考探花被褫奪、想娶高門貴女自身卻是妓女之子的顧惜朝顯然想要的權勢是來自廟堂的吸引。他們兩個的沖突,是江湖與廟堂天然的沖突(雖然二者也需維持平衡,但此處平衡已被打破),在顧惜朝眼里,連云寨只不過是一批“俠以武犯禁”的莽夫,自認俠義,惹人哂笑。
“江湖”這個意向從莊子以來逐漸演變,至范仲淹和“廟堂”對應,形成傳統中國的文化時空二元格局。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這是梁羽生的俠骨丹心。“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金庸的俠之大義。內求,是不改其志、不變其情,外求,是家國康泰,清風晏晏。——這其實是儒家一貫“內圣外王”的標準在江湖這個場域里的體現——內在的獨立人格、外在的入世追求。如果說“江湖”源于莊子,“武俠”則來自墨家,來自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為他人犧牲的精神。戚少商一路跌跌撞撞亡命天涯,孤膽獨行,本是必死之人,卻因心中所堅持的一份俠義,成為武林中人愿誓死保護的標桿——因為他們保護的

《逆水寒》我一點都不同情顧惜朝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