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1 09:02
首映:1997-08-27
年代:1997
時長:115 分鐘 / G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7
觀看數:6987
熱播指數:658
來源網:三年網
《河流》大片鑒定同性片 《新新人類的迷惘都市:蔡明亮的冷漠世界》
不得不說真的是悶到人發慌的一部片子,太多的長慢鏡頭讓我看到替里面的人著急,心里想:你丫的就不能走快點?或者這正是導演要營造的感覺。
電影里的意象和隱喻也符合一貫蔡明亮的手法。水隱喻了無盡的情欲。影片里似乎無處不充滿水聲,廁所里的沖水聲、下雨的雨聲、洗澡、公用浴池……從父親的天花板小小的滴水到后來整個屋頂開始漏水,被母親發現的那一刻無情的潰崩!女人面對男人之間的情欲永遠無法明白,那是一個摸不透的世界,面對那樣的無言與冷漠,女人則只能以怨恨以及無視對待。
小康的脖子是貫穿整個電影的線索。其實,看著他一直扭脖子和痛苦的表情搞得自己也不住的扭,覺得別扭極了。
但是扭曲的脖子是不是隱喻了人物扭曲的性趨向,在電影里可以和女人做的小康,在做了之后脖子就開始別扭似乎暗喻人物心中真正的渴望被扭曲。
而對于父親的情欲和自我的掙扎的痛苦,小康的崩潰豈止是因為脖子的痛苦。
影片最后天臺上小康獨自轉弄著脖子,這樣的情欲和糾結是不是在與父親發生關系就能痊愈,誰也無從知曉。
寫這篇影評的起因是前幾天學校的電影節閉幕片放了《河流》,放映之后是蔡明亮的座談。看河流之前我對蔡明亮沒有任何的想象和了解,而聽座談之后對他的人或人生有了微妙的感悟。我們習慣于根據一個人的作品去推斷或評價他是什么樣的人,正如他的片子就是生活本身一樣,但現實的交織總是讓人可可以掌握更多的細節,超越作品本身的對談也讓我對蔡明亮本身有了更多的想象。
他講到自己拍電影的幾個小故事。
1.劇中李康生得了歪頭的怪病,而現實中他的確就得過這樣的病,很久才好。于是大家很怕他復發
無法抵擋的成長
說到這一點,也就不得不讓人插一點兒在“水”與“家”之外的話,就是關于“成長”的問題。
蔡明亮的電影有幾個“御用”演員,他們是李康生(小康)、陳昭榮(阿澤)、楊貴媚(林小姐、阿梅)、苗天(小康父親)、陸筱琳(小康母親),其中李康生、苗天和陸筱琳基本是家庭鐵三角。
由于李康生在三部曲中都是男一號,所以這三部曲多少帶有些小康的成長色彩在里面。除了精神上、心理上還有感情的成長。
內地電影人崔子恩認為,這三部電影有明顯地認同同性愛的傾向,在《青少年哪吒》中,小康不僅是要報復阿澤,還是崇拜與愛阿澤的,只不過他無法將這種感情明確與表達出來的;在《愛情萬歲》中,小康直接明確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了,他愛上阿澤了;在《河流》中,小康則與父親發生同性的愛了。
雖然我并不完全贊成崔子恩的看法,但我認為,至少三部曲是記錄了小康的情感曲線的。這些情感有起伏與變化,能直接反映一個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而對觀眾來說,理解與看清這些問題也就足夠了。其實,事實恐怕也是如此。1998年
看完蔡明亮的“水”三部曲之后,分享一些個人關于“水”的理解。
蔡明亮為什么這么喜歡水,我的理解是首先水是液體,人體內大部分由水構成,所以有很多泡澡洗澡的鏡頭,體現出水和人的狀態是水乳交融的,只有在水中人才可以達到真正的自由狀態(《愛情萬歲》《河流》中有許多類似鏡頭)。
再者,蔡明亮的電影喜歡下雨,下雨在一定程度上會驅散城市外在空間的人群,逃亡室內的空間,而人物之間的遇見和曖昧在這種狹小的空間更能夠發生碰撞,如果是陌生人會投以同情和善意的目光
很顯然,這幾天在補蔡明亮的片咯,看一個寫一個,確切說是不寫難以平靜。我迫切要寫的并非電影評論,它確實有太多可以分析,但我迫切的是自我對話,是自己跟自己的思想風暴。
插頭和插座,觀眾和導演,對上味真是相當有福的慶幸的。
要求演員放空的表演讓我看得舒服到升仙~跟著他和他的演員一起放空,一起生活。
這部片算是相當有情節,且象征鮮明,算是很好懂的。脖子的彎直,壓抑和本性,接受和抗拒。水流,拖拉對付,不治源頭。片中的媽媽倒是透明得很,把自身欲望和性已經行動積極放開。開始我以為他跟爸爸坦誠先見后、坦蕩接受后脖子就會好,但是結尾好像沒這個意思。
必須說,“你是什么,你就遇到什么”,“你會在需要的時候,看到你該看到的”,直到昨晚看之前都對此片情節一無所知,在看這部片的五天前,5月14號,我對自己的處境徹底上升到了理論分析和找朋友探討的地步,因為,我脖子的問題久治不愈,愈發嚴重。巧合嗎?大概一個月前,洗澡回來,全身,尤其是脖子、大臂、臀部,非常的癢,去看醫生,又上網查了資料,確定是沒有傳染性的一種常見康疹
《河流》大片鑒定同性片 《新新人類的迷惘都市:蔡明亮的冷漠世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