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影,往不好了說,套用網友愛說的就是一個“山寨貨”,學習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學習得也挺像模像樣,黑色閃電是男主角的俄羅斯國產車。咱那四年也學過俄語,跑俄羅斯也呆過四個月,但說過的俄語能數的過來。在學校時從不知道家這邊把俄羅斯人叫“老毛子”,我從不愛管俄羅斯人叫什么“老毛子”,時代不同了,現在這么叫就顯得沒中國人素質了。雖然咱專業是俄語,但對俄語,俄羅斯人,俄羅斯文化都沒有興趣,以至于畢業后也沒用上俄語。早期的蘇聯有很多好電影和電影人,像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所有作品,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毒太陽》、《第四十一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等,但現代的也就看過《十二怒漢》比較好而已。現在俄羅斯流行的東西都很無聊,無論是歌曲還是電影,和現在的中國流行的東西還是很像的。

飛車,這是一輛名副其實的“飛車”。
在男主角信奉“不幫助別人,反正救護車是免費”理論的時候,它就是他拼命送花、賺大錢的工具。
而在遭受了父親去世的打擊之后,它則成了他的翅膀。
能在空中飛的汽車,就像能在空中飛的蜘蛛俠、超人那樣,成為了除暴安良、拯救世界的英雄。
同從一戰的時候就產生、已經有了近百年歷史的美國英雄漫畫相比,里面的俄式劇情與美式劇情相比,沒有任何突破之處:
一個不能說、只能做的孤獨者、
一個不知真相、卻與英雄暗戀的美女主角、
一個貪天功為己有、冒名頂替的小人、
一個生來就與之作對、且邪惡力量強大的壞蛋、
一場如果置之不理就會慘絕人寰的危機、
一些雖然作用有限、但是不乏正義感的小人物、
一場被人誤會的傷心、
一個不能原諒自己的悲痛往事……
看看吧,該有的元素一應俱全。沒有多,也沒有少什么。

《黑色閃電》近乎完美!美國文化與蘇聯精神的碰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