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對這部電影抱著很大的期望,結果演出10分鐘,我就已經把它歸到爛片行列里了,漏洞百出,例如雙胞胎姐妹同臺出演那一幕,背景剪輯的就很粗糙,模糊不堪,讓人一眼就能識破是后拼接的效果;還有在醫院里多次出現的一個牌子上,寫著發熱門診,另一端寫著太平間,事實上醫院早就取消了太平間這個地方,而發熱門診是近幾年才設置的,所以從時間上來說,這兩個事物本不應該同時出現在一個時空里;再有就是演員們開的汽車,車牌印的都是“天xxx”,而在觀影過程中,有個出租車車頂廣告卻寫著“汕頭xxx”;而照顧蕭薔的護士小姐,帶的帽子上有一道紅線,就像軍人的軍銜一樣那相當于護士的級別等級,而只有護士長才會有那道紅杠,實際上護士長是不會天天晚上值病房夜班的,也許導演只是為了讓那個帽子看起來好看才用的,卻并未考慮到其實際意義。
還有那些非專業演員的表演也不敢恭維,生硬機械地背著臺詞,沒有一點感情,所以就更談不上演技了。至于故事情節,松散不連貫,也沒有主次、重點,想要制造些緊張氣氛和懸念,卻也讓人能一眼就看到底了

作為一部電影的品質,蔣國權是徹底失敗的。但作為一部商業抄作電影,它是成功的,把電影最大程度地拍爛,然后讓"托"不斷地抄作,好與壞兩個極端評論讓不明真相的群眾云里霧里,終于群眾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探個究竟,于是這部爛片就成了史上賣座的恐怖片,也成了史上最爛的電影。

開了眼界了,居然有這么難看的電影,劇情差,演技差,制作差,配音差
里面有人會演戲嗎,沒有
里面有懸念嗎,沒有
該片由后期制作嗎,沒有
值得去看嗎,絕對不要看,電腦上都不要看

幸運?或者是不幸?
話說本人今年小三張了,由于先天才財不足,后天情勤不夠,所以至今尚未娶妻。巧的是上個月,本人撞了個大運,交了個女友,頓時百科全書,新華字典,又百度,又豆瓣的,到處尋找戀愛秘籍,得到大多數答案是:靠譜的戀愛,吃吃飯,看看電影,逛逛公園。于是我趁熱打鐵,找一休息日,約了女友,直奔電影院!那個激動啊,怕買不到票,特意跑樓梯,一口氣上五樓,氣都不喘,不由感慨戀愛真是個好東西呀,比那啥鈣好多了!
到了影院,早已被一堆堆電影海報弄的眼花繚亂,波斯王子呀,羅賓漢啊,人在囧途啊,海了去了,突然異度公寓映入眼簾。下面一排廣告是“女士憑驗膽卡可獲贈票一張,邀請男伴陪同觀看”,于是就賣個機靈,問問女友,看不看恐怖片,女友點頭,于是兩人就買了《異度公寓》。
于是乎,等入場的間歇,我腦子充斥的那一個個令人心跳的畫面:伴隨恐怖的場景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配音,女友一次次的往我懷里鉆,然后我故作鎮定的摟著她“傻丫頭,別怕,別怕”。。。。。
幻想的美好,總是帶來現實的殘酷

有了多年前《異度空間》的驚悚體驗,《異度公寓》自然令我十分期待。它至少是部中規中矩的驚悚片吧,然而開場30分鐘后,驚悚片就變成了搞笑片:人物進入昏暗的別墅永遠不知道先開燈(即便開關清清楚楚就在手邊),窗簾一開一合,電視中出現怪異畫面,最搞笑的是,一條樓梯用慢鏡頭拍了六七遍,硬是什么事都沒發生……這樣的片子,觀眾還能期待什么呢?
且不論導演、攝影和剪輯的工作,就說故事本身:一個驚悚小說女作家總在豪宅中聽見奇怪的腳步聲,看見一些異象,沒過多久,所有人、包括觀眾都知道,她有精神病。如果“鬼”的出現不被允許,至少懸念可以設計得精巧一些吧?至于制作成本,這一類的電影好看與否,本來就不是太依賴高科技,主要還是取決于故事的構思。然而,《異度公寓》把“精神病”作為故事的看點,就讓人費解了,難道觀眾還需要坐在電影院里看這個故事嗎?生活中多的是啊。電影花費了不少筆墨,去描述一個正在拍攝恐怖片的劇組,這些橋段卻與故事主線完全無關,手法之幼稚,令人啞然失笑。

攝影和道具很努力,但是就幾口爛燈,編劇導演錄音拿的工資太少,又“借鑒”太多(居然有《黑樓孤魂》。。),又有贊助商要加角色,所以謹以此片獻給那些夾在xx縫中拍片的中國攝影師。

【異度公寓】人生中這么一次足夠了,經不起這樣的驚嚇啊!(稍有劇透,建議看,因為電影實在不用去看了,姐做小白鼠了,為人民服務!)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