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唱》把熒幕前生活在繁華都市的我帶到了人煙稀少的荒原,這根植于黃土地的歌聲,透著泥土的氣息,傳遞著最直接的情感。
正如楊宇菲導演所說:聽民間音樂,聽的是生而為人的力量。
魏宗富的皮影,劉世凱的說書,張進來的秦腔,馬風山的花兒,這些樸實的百姓守護著發端于這片土地的傳統文化,在時代的浪潮中保留著心中的一片凈土。
電影結束,黃河在我心中流淌,我的心為這些在河流邊生活的人們而跳動。無論來自哪里,身處何方,我們對腳下這片黃土地的感情是相通的。
正所謂,土的聲音,就是心的聲音。

首先,講一個段子。當您搜索大河唱這部影片時,您會連續三次陷入迷茫。第一次是崩潰的:為什么我所在的城市沒有這部片子?第二次更崩潰了:為什么我所在的省份沒有這部片子?第三次您默默看了一眼有片源的那座城市(例如石榴花市),順便巧妙地計劃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部片子排片真的是少的可憐,看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許多熱衷于民俗的人為了看這部反映西北音樂的片子,專門去了一座千里之外的城市旅游,也是夠執著。
言歸正傳,我接觸到這部片子完全是來源于蘇陽的一條動態。可能您沒有聽過蘇陽

大河唱:抱著7分的期待,看了個8.5分的好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407.html